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等一系列社会关系的新变化,为了扩大新兴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用全国统一的标准选各级官吏,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源自统治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士人治国的强烈需求。隋朝创建科举制初始,考试从形式到内容既有鲜明的制度创新性,又有显著的文化继承性;以综合素质考核为主,考试和荐举并举,科目设置比较全面根据专业需要采取与各科相适应的方式;具有厚重的儒家文化特色,重孝重德,重礼重义,重点突出,各有侧重,符合政治用人的一贯标准。隋朝实行的科举制,是对春秋战国以来诸子百家政治文化的选择的继承,是建立在以儒家价值观念为核心基础之上的一种综合素质的考评体系。

——摘编自何宗海《科举制在唐朝的变异及其对后世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宋代统治者对科举考试非常重视,宋大祖决定在殿上举行复试,加在者试之上,使科举取士变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逐级升考、比较严格。取消了唐代以来举士时在品行、职业、服纪等方面的限制。宋太宗定制,举人若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则别置考场考试。王安石任宰相后,对科学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内。

——摘编自贾志扬著《宋代科举》

材料三 在19世纪西方文明标准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个人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较之西“野蛮”的东方往往被视为停滞不前。为了纠正西方关于中国人“死守传统”的印象,丁韪良多次强调科举制中所体现出的“进步”元素。一方面,中国人自幼年开始读书,经历各个阶段,向秀才、举人、进士等更高层次不断努力的过程,体现了个人对“进步”的追求:另一方面,科举制经历不同历史时代,其考试形式和内容的不断完善,体现了该制度本身的“进步”。更为重要的是,科举制也在制度层面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

——摘编自王剑《论丁韪良对中国科举制的评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隋朝科举制产生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举制改革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中所体现出的“进步”元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九云:“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延康元年,吏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选举二》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曰:“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日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并说明两者的关系。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2021-04-14更新 | 1884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2届山西省康杰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卷

3 . 如何选择合格的人才作为官员,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既关系到统治者意志的贯彻,又关系到国家的平稳与政权的安危,古今中外都对此进行了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一直在发展创新。在察举制下州郡长官获得重大的选官权力,举主与被举者之间往往结成密切的依附关系,后者成了前者的“古吏”,还承担着一些封建义务。但随着考试之法的建立以及这一环节的日益重要,情况就在逐渐变化。地方长官提供给被举者的,已不是举后即可得到的官位,而只是一个考试机会。行官与否,在于应试者的个人才学;而耀第与授官,则是中央的权力。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政治恩赐制是中世纪及近代英国任用官员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府官员不是通过考试,而是君主以恩赐方式将宫廷及政府官职授予其信任的贵族。……到了18世纪末,由于“恩赐制”的影响,文官系统相当紊乱:1786年,海军部财务处长官和陆军部主计处长官每年分别花费500镑和1000镑雇人代职,官体剩余部分留作己用。…….最显荒唐的是一批领取干薪者的存在。他们虚领职衔,无所事事,按时支薪,不愁衣食,是典型的寄生者。18世纪30年代,第一任内阁首相沃尔的儿子尚在幼年,每年即可支取400年金。至1780年,有的审计官已有三十余年没有履行职守。….19世纪中后期,议会对文官体制进行全面整顿和根本性改革,建立了近代文官制度。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务王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

——方乾《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不独立性》

材料四

美国的官员监督采取了一种新形势,如下图: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与唐选官制度的不同。

(2)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后期英国任用官员方式有何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主要目的。

(4)据材料四,指出美国联邦政府权利运作的主要特点。

2018-02-1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题(七)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历史学家钱穆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定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碎的平民社会。……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郡县制的特点?结合学所学知识,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钱穆所说的宋代政治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2017-09-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时训练:第一单元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以后,文官选投制度主要是荐举制。其中,察华、征辟是其主要方式。察举是自下而上的选官方法,即朝廷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立各种料目,指定有关的官员担任举主,依照规定贡上相应的人才,经制延检定后予以表用成升迁。所以,考试是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考试的内容涵盖了道德品行、文化修养和办事才能等各个方面。征辟是自上而下的选官方法,即皇帝特征和聘召品学皆优之士任高级官员,公府与州部可辟除掉属佐吏。此外,还有其他选官方式,如高级官吏保任其子弟为官的任于制度以及邮选、官学人仕、纳梁买爵等多种形式。

   摘编自李俊清《中国传统文官制度及其特点》


   材料二
   西方各因为了保证行政管理工作不因内国更换而中断,一方面要求文官在政潮起落中严守“中立”立场,就是不介入改争漩涡。相对各政党、各利益集团居“公正”“超然”地位,如规定文官不得参加党派政治活动和捐助政党活动经费。不得参加竞选和兼为议员(若要厕身政界,在他参加竞选活动之前,必先辞去其现任的文官职务)等等:另一方面实行文官职务常任制,规定文官从被录用到退休,非因违法津职不得随意被免职或停职,保证文官的职位、去留、待遇、前程不受学派政治斗争的影响,

   摘编自顾新生(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官制度)


(1)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文官选拔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成因。
(2)据材料一、二,指出与中国秦汉文官制度相比,近代西方文官制度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意义。
2018-04-15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大象天成大联考.全国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三适应性考试(五)文综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察举制由地方政府的郡国守相向皇帝推荐各郡国能够担任官职的人才汉武帝时孝廉一科为最重要。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察举孝廉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是学通行修,熟知经书;三是明习法令,善于决狱;四是头脑清楚,才干出众。察举制举荐的范圄也逐渐扩大到“布衣”平民。此外,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随着考试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到隋唐以后更发展成“科举制”。


根据材料,分析察举制有何特点?
2021-09-10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链接教材精准变式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序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菀(管)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奏考帐……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47

材料二中书不与知兵,增兵多少不知也;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率少兵则请,曾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不足也;三司但知支办农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四者各为之谋,以至于此。若通而为一,则可以计较兵积多少,财用有无,不致于。

——《蔡忠惠公文集》卷22

材料三   真宗成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宋朝官制有何特点?其目的何在?
(2)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宋朝这种官制有什么弊端?
(3)材料二中为消除这种弊端提出了什么建议?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8 . 以考试来选用人才,是人类经过长期摸索探求之后做出的最佳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初沿用唐制,进士科主要以诗赋取士。宋仁宗时,范仲淹以参知政事主持改革,要求在录取进士时把策论和经学放在首位,以打破考生在试题中可以追求文辞的华丽和形势的完美,脱离为官所需的行政能力。殿试在唐代并未形成定制,也没有出现齐备的条法规范。宋太祖时殿试成为常制,加在省试之上,由皇帝亲自主持,最终使北宋形成了地方“发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度。为了保证科举的公正性,避免世家权贵的干扰,杜绝公荐请托之风,宋太宗时又实行了“锁院”制度。宋真宗景德二年开始在殿试中实行誊录,即在收卷后,由专人誊写试卷副本,考官根据副本评阅定等。

——摘编自刘术永《略论宋代科举制度的新变化》

材料二   1870年改革规定高级文官的考试科目分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必考科目有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普通科学和辅助文字等5门;选考科目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律、经典、梵语、外文、数学和自然等11门。从内容可以看出,高级文官的考试以人文科学为主,以基础理论为主,与担任文官职务具有实际价值的社会学、公共行政学不在考试范围之内;作为选考科目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均为一般的基础知识,与担任高级文官几乎无直接关系。

——摘编自洪忠杰《试析19世纪中叶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不彻底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科举制度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70年代英国文官制度改革考试内容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与英国近代的文官制度对现代国家选拔人才的启示。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注重发展教育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中国的教育体系开始时比任何其他地方的教育都较为开放和自由;……可是后来由于过分强调形式主义和严格的考试评分制度,而使这种教育体系变得死板和僵化了”。19世纪下半叶,“西学东渐”之风日盛,1898年清政府迫于各种社会压力,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

材料二高度集中这样一种特点,对于新兴的社会主义教育来说,在那种历史条件下有它的合理性。从建国初直到“文革”前夕,新中国教育有了相当快的发展,为日益高涨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奠定了一个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文革”期间,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材料三党的十二大把教育确定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之一”,十三大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四大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改革不断地向深层推进,教育事业得到新的发展。1995年5月,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1)根据材料一回答,“考试评分制度”指什么?“变得死板和僵化”是在什么时间?“第一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是在哪次运动中?

(2)结合材料二回答,建国初期我国教育借鉴哪一国家的经验?“文革”期间的教育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2018-01-2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测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代实行科举之初,还保留有公荐制度,因此造成考场请托盛行。长庆元年(821年),礼部侍郎钱徽掌贡举,接受请托,引起不满,穆宗下令“覆试”,结果已录取的14个官员子弟有11人被黜落,由此开创了榜后覆试制度。会昌三年(843年),礼部尚书王起权知贡举,提出“凡有亲戚在朝者,不得应举”,以限制公卿子弟入仕。宋代为保证公平取士,废除了“公荐”及“公卷”制度,“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同时严格了考场纪律,严格了贡院管理,考生入场前要进行搜检,以防夹带文字资料入场。后又做了技术性改进,如淳化三年(992年)开始实行“糊名考校”,即将试卷封印糊名。真宗时,始行誊录制度,即将考生试卷誊录后再送考官评阅。金朝在考生入场搜检环节非常严格,金世宗大定年间行“沐衣更衣之法”,令考生入场前先沐浴,“官置衣为之更之,既可防滥,且不亏礼”。明代防弊制度更为严密,除专设监试御史,以及弥封、誊录、对读、监门、搜检等专管官员外,还令考生入场后每人单独一号舍,由号军看守,发现有挟带舞弊者,“于场前枷号一月,满日问罪革为民”。为保证公平取士,清代创设了许多新的规定,如审音制度、搜落卷制度、覆试制度、回避制度等。

——摘编自李世愉、贺晓燕《从制度建设看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能够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原因。
2023-04-04更新 | 240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