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9 道试题
1 . 与《史记》《汉书》相比,魏晋时期的很多史书的人物传记非常繁碎,在一卷之中,祖孙父子兄弟连续叙述,有时多达二十余人。这反映了魏晋时期
A.史学体例的发展B.国家政局的动荡
C.选官制度的变化D.民族交融的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论及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时曾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高门华阀,有世袭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据此可知,该制度的实行
A.凸显贵族政治色彩B.维护了社会秩序
C.深受血缘因素影响D.固化了社会结构
3 . 与《史记》《汉书》相比,魏晋时期的很多史书的人物传记非常繁碎,在一卷之中,父子兄弟祖孙连续叙述,有时多达二十余人。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观念影响深远B.选官制度的变革
C.政权更替频繁不断D.民族交融的深入
4 . 西汉时期,州举秀才、郡察孝廉,通常为本州郡人。南北朝时,异地察举和异地求举觅举之风渐趋流行,这反映了()
A.门阀士族制度形成B.人口流动现象加剧
C.刺史行政权限扩大D.官员铨选制度更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代,即使家道破落人们也会在传记和墓志中追溯远祖如何显赫;宋代士大夫却不觉得贫贱是耻辱,反而会回顾当年的艰难,激励自己和清贫士子,如范仲淹就有“断齑画粥”的故事。这种变化
A.根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表明宗法观念逐渐消亡
C.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体现社会主流思想改变
2022-03-04更新 | 1056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2届高三高考考前冲刺卷(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史载,唐朝地方医学生考试主要分为平时考试、年终考试、结业考试,平时考试每季度一次,由博士、助教主持;年终考试由州长官及太医署主持;结业考试与太医署医学生毕业考试大致相同,结业后在本州从事医疗活动。这些做法
A.促进了医生业务素质的提升B.重在规范医学考试的内容
C.推动了科举考试体制的完善D.表明医学选拔的范围狭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通志》载,"汉郡国每岁贡士",至中央后,有经术、笺奏之试加以检验,然后方得授官;但所授又非职事官,而是入三署宿卫为郎,"以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过程。此后再经一次选拔,方能"出宰百里""典城牧民"。这说明汉代察举制
A.选才程序逐渐实现平等公正B.注重对官员实践能力的考察培养
C.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各级官员D.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陈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说,唐代科举最重要的两科,进士科重文词,是唐高宗、武则天以来的新学;而明经科重儒家经术,是两晋、南北朝以来的旧学。武则天后,唐代社会大体上推崇进士科而轻视明经科。据此可知,唐朝
A.门阀势力逐渐衰落B.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C.儒家正统地位动摇D.政治“大一统”不断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唐朝时,社会上开始流行关于人际交往、交游宴饮、宾客答谢时必备礼仪的简化手册,有个叫许敬宗的世家子弟还编撰了一本《书仪》,根据不同的节气、时令,向读者提供书信往来所需的套话、虚词,是一本"典雅"书信的写作模板。这种现象表明
A.市民阶层壮大B.阶层流动增强C.门阀贵族消亡D.社会崇尚虚荣
2022-02-20更新 | 447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2022届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考前演练三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朱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流变》等整理

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及评价,请对材料提出你的修改建议,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2-20更新 | 968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