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钱穆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冲破了旧有的官吏来源
B.标志着贵族权力的丧失
C.完善了官员选拔的程序
D.存在着明显的制度局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台湾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通过对秦国18位宰相的出身进行详尽考证,最终发现这18位宰相中出身贵族的只有5人,其他的是以平民身份跻身卿相的。许先生的这一考证结果,可以用来说明战国时期的秦国
①宰相制度还不健全
②墨学曾为显学
③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很大
④走向富强的原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 . 钱穆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古代中国“政制演进”反映了
A.血缘关系对政制的影响日益减少B.地方由分裂割据走向国家统一
C.商品经济日益占居社会主导地位D.专制集权逐步确立与不断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北宋时,科举高中状元是头等光荣的事情,就算是大将军带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反映了(     
A.重文轻武导致价值观念变化B.文武并重导致边患危机消除
C.科举完善促进民间教育繁荣D.武将专权遭到中央政府压制
2017-07-01更新 | 945次组卷 | 29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正式形成于
A.秦朝B.汉朝C.隋朝D.明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指出:明朝完整的科举考试共有三场,不仅包括《四书》《五经》的记诵,还包括诏、诰、表、判和策问等内容,八股文只占第一场中的一小部分。假如只知道有第—场,那么这个所谓科举,只不过是其全部内容的1/4甚至1/5而已。材料旨在说明
A.科举考试存在复杂程序
B.应该全面评判科举制度
C.八股文不利于人才选拔
D.应辩证评价八股文考试
2017-05-22更新 | 294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樟树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对《新唐书》列传中1443名官员的来源进行分析如下:

这说明
A.唐代“文官政治”特色明显
B.门阀政治彻底被科举政治取代
C.唐代政治具有一定开放性
D.选官制度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太祖在殿试时对举人们说:“向者登科名级,多为势家所取,塞孤贫之路。今朕躬亲临试,以可否进退,尽革前弊矣。”这说明宋代“殿试”
A.解决了豪门把持政权问题
B.杜绝了科举的舞弊行为
C.有利于寒门学子参与政权
D.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国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人认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不在于其对优秀人才的选拔,而在于其对中国封建政治统治需要的满足。下列关于科举制的作用叙述,符合其观点的是
A.扩大官吏人才来源B.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C.大大加强中央集权D.促进诗歌繁荣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