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962年,宋太祖诏令“自今百官每五日内殿起居,以次转对,指陈时政得失。事关急切者,许不时上章,无以触讳为惧”。后又对科举取士之法略作改革,设“贤良方正直言敢谏科”。这些举措(     
A.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B.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
C.遏制了朝廷官员腐败D.导致冗官冗费的发生
2 . 唐朝时期,御史台下设三院。(台院)侍御史主要掌纠举百僚及入阁承诏、知、推、弹、杂事;(殿院)殿中侍御史掌殿廷供奉之仪,检查朝班时百官之仪态行履;(察院)监察御史“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礼、营作、大府出纳皆领焉”。据此可知,唐朝(     
A.监察机构的权力和范围得到扩大B.通过台谏合一强化皇权
C.中枢机构设置遵循分权制衡原则D.监察机构职责分工明确
3 . 古代谏议制度自产生伊始,就与国家兴亡密切相关。据《隋书》统计,文、炀两朝有谏议记载的共61次,其中,文帝朝纳谏率为84%。唐朝时期,谏议制度逐步规范化,谏议形式走向多样。“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局面都与统治者积极纳谏有密切联系。这一现象说明(     
A.君主权力的行使得以规范化B.谏议可弥补君主专制的缺陷
C.虚怀纳谏是国家治理的根本D.谏议有浓厚的原始民主色彩
2023-10-1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襄黄恩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在省并州县的同时,“始于山河形便,分为十道”,贞观八年,向十道派出 使职。剑南道巡省大使“激浊扬清,甚获当时之誉”;李袭誉为“江南道巡察大使,多所黜陟”。唐初“道”和“使职”的设立(     
A.有利于推动文官政治的形成B.发挥了监察机构的有效作用
C.体现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异化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在评述中国古代某一朝代的监察体系时说:“设六科给事中,使其成为专门监察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与都察院不相统属,并可互相弹幼。这种台省分立之法,旨在加强皇帝对六部及都察院的控制。”该学者评述的这一监察体系出现于(     
A.唐朝B.北宋C.明朝D.清朝
6 . 明代六科给事中和十三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官”,又称“言官”。“考选之例,优者授给事中, 次者御史,又次者部曹用”。科道官是进士出身的佼佼者,可以得到迅速的提拔,如果贪赃枉法,会受到比普通官员更为严厉的惩处。这样的制度设计说明(     
A.朝廷重视对官员的监察B.朝廷内部腐败现象严重
C.君主勤于政事善于纳谏D.优秀人才普遍得到重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宋代中枢权力结构中的监察功能主要由台谏系统承担,而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则承担了对台谏系统的监控。宋仁宗时,“诏中书置台官言事簿,令以时检勾销注之,仍录与枢密院。”宋仁宗此举意在(     
A.分化事权以强化王权B.构建权力监督制衡机制
C.限制监察官员的权力D.提高监察治理体系效能
2023-03-29更新 | 518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宋史》有云:“宋之立国,元气在台谏”。《徂来石先生文集》论述道:“君有佚豫失德,悖乱亡道,荒政佛谏,废忠慢贤,御史府得以谏责之。”这些说明了宋代台谏(     
A.位卑权重,以内制外B.纠察百官,端正风气
C.具言事权,制约皇权D.分割相权,集权于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御史为皇帝左右之文书官,官微位低,但皇帝常常派御史或御史大夫替自己处理问题,而不派丞相。此举(   
A.利于维护皇权B.说明丞相职权缩小
C.意在提高效率D.符合监察官的职责
2023-02-1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艺卓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台谏” 是宋朝御史台和谏院的合称。台谏官收说政言,监督宰相,约束皇帝,有时乘体对抗皇上,有时还与事相联合对抗皇帝,成为了监督朝廷官员以及规课皇帝的重要力量。这说明宋代(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
C.君主专制统治渐趋衰弱D.君臣猜忌彼此相互倾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