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代,没有哪个民族比雅典更重视自由演说,希腊文明与演说自由密切相关。在雅典,梭伦、克里斯提尼、伯里克利等演说家通过自己的雄辩才能,宣扬民主、自由,赢得多数人民的支持,完成自己民主改革的使命。由于雅典公民大会议事时留给演说家的时间并不多,因此,能够在公民大会上演说的演说家也只能是少数被人们信任的人。这些人往往成为城邦事务的实际领导者,利用人民的信任推行公民大会的决议。虽然演说家的出现往往招致反对派的不满,但他们作为城邦政治的李生物,却能够积极维护公民的权利,捍卫城邦的政治地位,并使雅典公民大会一直对寡头政治取向心存警惕。

——摘编自杨巨平王志超《试论演说家与雅典民主政治的互动》

材料二   公元前5世纪,雅典政治领袖往往也是军事将领,雅典将军普遍参与政治活动。公元前4世纪时期,将军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日趋减弱,公民大会受到演说家的控制,演说家成为政治上的活跃者。亚里士多德认为,伯里克利是雅典将军参政向演说家参政的转折点,在伯里克利之后,雅典将军与演说家在政治上逐渐分离,演说家与将军区分十分明显。演说家的出现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演说家是雅典民主政治始终都存在的传统。公元前5世纪后期以及公元前4世纪的战争,虽然给雅典将军提供了展示军事实力的舞台,但长期的海外作战,也割断了将军与政治的关系,雅典政治领袖逐渐由将军向演说家转变。

——摘编自晏绍祥、张岩《“沉默的”将军:古典时期雅典将军参政情况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雅典演说家对城邦政治发展的贡献,并指出其体现的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雅典政治领袖身份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个地方叫做克里特(希腊最大岛屿),在酒绿色的海中央……那里居民稠密,有数不清的数量,九十个城市(邦)林立在岛上。”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迎来了它的“古典时代”,其中尤以雅典为著。雅典成为修昔底德口中“希腊的学校”。所有重要人士都曾在此生活。

——摘引自吴于廑《古代的希腊和罗马》等

材料二   西塞罗(公元前106—公元前43年),罗马共和国晚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法学家。他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进一步发展了斯多亚学派的自然法思想,为古罗马国家奠定了一种政治法律哲学基础。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

材料三   公元前4世纪中期的希腊世界是富裕而复杂的世界。哲学家则解决他们直面的老问题,他们发展出来的方法,以及他们给出的答案及其困惑,为近代哲学思想开山奠基。典型者如亚里士多德虽接近了唯物主义,但其唯物论并不彻底。……公元前2世纪30年代,罗马贵族彻底吸收了希腊化的希腊文化,并创造了具有自我风格的希腊化文化。他们和在7世纪及其后的阿拉伯人将希腊遗产传诸后世,影响至今。

——摘编自【美】莫里斯等《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古希腊文明形成的两大要素,指出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例举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的重要改革。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塞罗与自然法在罗马法发展史中的地位。
(3)阅读材料二,为什么说亚里士多德的“唯物论并不彻底”,结合所学,加以阐述。用一句话指出罗马在“吸收”“创造”“将希腊遗产传诸后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2020-09-01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21届高三暑期第二次检测历史试题
2020·浙江·零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某研究文章在叙述旧徽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徽商兴起时作了如下表所列的分析。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判断,下列各项中与该叙述情形最为相似的是
A.古希腊因独特的自然条件而进行大规模的海外贸易活动
B.中国唐宋以来因制瓷业的发展而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C.15世纪的欧洲因为旧商路的阻断而转移商路和贸易中心
D.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为积累原始资本而开展殖民活动
2020-08-27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腊从荷马时代到城邦独立自由的终结,我们视为“古典时代”。(希腊)带有军事民主主义色彩的王权向贵族共和过渡,更进一步向民主政体过渡。...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王权的强弱在起点上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不同的对外扩张方式导致不同的结果;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思想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摘编自 胡钟达《古典时代政治制度演变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英国政治权力实际上都掌握在内阁和下院手中。行政权和立法权是混合的,内阁成员必须是下议院议员。……法国总统有权任命总理和组织政府,有解散国民议会的权力。政府提出的法案议会要优先讨论,政府可以要求议会授权制定政府法令,其权力与法律一样。议会立法范围受到严格限制,对政府的倒阁权也受多重限制,使之很难行使。

——摘编自肖继、王薇《英、美、法三国议会制度之比较及对我国的借鉴》

材料三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针对黄炎培提出的如何打破历史周期率的疑问,毛泽东提出了探索“民主新路”的主张。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毛泽东既坚持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又善于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设计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摘编自李良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由君主制和贵族制转向民主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法两国议会与政府关系的不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设计并建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并综合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看法。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2020-07-09更新 | 11429次组卷 | 63卷引用:浙江省2022年6月高考历史真题变式--材料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国家的出现是在经济发展中直接从氏族组织发展出来的。周人型则是:氏族、血缘组织化在地缘组织之中,汉语“国家”这个词的组成“国+家”很有意义地反映了国家形成中的历史现实。西周春秋的国家仍是由城邦组成的,从一开始就有上下领属关系……诸侯分出去的城邦,受诸侯国君的领导,没有哪个国家对它的领土四至有清晰的观念,后在战国时形成领土国家。希腊的古代城邦,都是些独立的城邦国家,在城邦居民管理城邦的权力上,西方古代城邦居民的权力保存并发展下来,出现近代民主:东方古代城邦居民的权力却削弱、最后在实际生活中消失了,我们只有皇权而没有民。

——摘编自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及其向中世社会的过渡》

材料二 春秋战国以来的早期中国城市,或是国家行政中心、军事中心,或是地方的行政中心。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多是官府衙门、宗庙祠堂。凡城内居民,都被按社会身份严格统制在官府划定的里坊内,分别士庶,不令杂居。城市有特定的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居住区、商业区等。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已有各种类型的建筑,有元老院、议事厅、剧场、俱乐部、画廊、旅店、商场、作坊、体育场等。贫富居民混居在同一街区,即使是很有钱的富户,其住宅外观与贫者住屋也无大异。雅典最出色的建筑群是卫城,是当时的宗教圣地和公共活动的场所。政治首脑居住在市中心附近宽阔的林荫道两侧,不同职业者安排在不同的城市区位中。雅典的外城比雷艾夫斯港商贾云集,是当时地中海地区的国际贸易中心……

——摘编自鲍宗豪《中西方城市文明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古希腊相比中国早期国家形象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古代中国与古代雅典城市显示出不同特点的原因。
7 . 从古到今,食物往往是许多文化交流、经济扩张、政治改组等重大改变的背后动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正如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说:我们共同的“希腊身份”,它源于一种共同的语言,并以我们共有的神庙、共同的祭祀以及源自共同祖先的风俗为基础。对古希腊人而言,饮用葡萄酒是文明和优雅的代名词。他们常常一边喝葡萄酒,一边就某一话题展开讨论。众多节日中,在场面和影响力上能够与奥运会相提并论的祭神仪式则是古希腊人对于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崇拜。

——摘编自李斯屿《遗失的葡萄酒》、汤姆·斯丹迪奇《六个瓶子里的历史》

材料二   1948年,一位名叫盖尔·哈佛森的美国飞行员,开始在每次飞越柏林时,将巧克力棒、糖果盒口香糖绑在手帕做成的小降落伞上从机窗投下,因而成为柏林儿童心目中的英雄。超过3吨来自美国的糖果被空投到柏林。事实上,供应给西柏林的粮食,被用来当作对抗共产党的武器。

——摘自汤姆·斯坦迪奇《舌尖上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希腊身份”的具体表现,并分析葡萄酒与希腊民主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美国飞行员向柏林空投糖果的政治背景,分析美国与“共产党”的对抗对世界整体化发展带来的影响。
2019-12-16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古希腊民主政治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基础上,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人类所创造的政治文明形态中的一种。这里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是指
A.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要冲位置
B.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C.古希腊人对民主、自由的追求
D.城邦政治及其小国寡民的特点

9 . 人类文明在演进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发展模式差异很大。西周时期出现的“国”是在分封制度下,由周人驻防各地,凝聚而成。诸侯之下,又有卿大夫,每一层级均从上级授民授土取得权力,而每一级的主权都不完整。完整的主权只有周天子拥有,尊王是诸侯国政权合法性的依据。而希腊的城邦则是在一个地区内,若干村落聚合而为政治与经济的共同体。城邦是自卫的单位,在经济上自给自足,城邦居民侍奉同一保护神,以建立同群的认同。共同体的领袖大抵是雄杰之士,以个人的勇略、智谋、品德取得众人的信服。他们尽管被称为君王,但仍须耕作渔猎。

(1)结合所学,比较古代希腊城邦和西周诸侯国两种发展模式的不同。

希腊城邦西周诸侯国
形成途径
主权状态
首领产生标准
文化认同

材料二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主题在于记述希波战争中希腊人的胜利,但其涉及的范围,包括地中海地区、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就是当时希腊人已知世界的历史。比希罗多德晚出的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全书的主体是汉天子统治之下的中国。但其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这是一部当时中国人已知世界的历史。

(2)据材料二,分析两部史学著作记述的共同点。结合所学,分析他们这样记述“世界历史”的原因。

材料三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3)根据材料,比较两者观点的异同。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材料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成吉思汗远征时还没有进入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耕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

——摘自余秋雨的演讲

材料二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

——摘自《古希腊城邦史》

材料三   “斯巴达作为希腊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绝大多数城邦仅相当于中国的一个乡垂的大小。在如此狭小的国土上,每一城邦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各邦之间一般是平等的邻邦关系。

请回答:

(1)中华文明为什么“不主张远征”?简要分析这种特性对中华文明带来的影响?

(2)由于这种特点,古希腊城邦实行的政治体制是什么?古希腊城邦最流行的政体有那两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