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走向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各国国情不同,其政治制度各有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方某些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著作中,总是津津乐道地称颂伯利克里时代的所谓民主政治,并以它的“优越性”来贬抑所谓的东方君主专制。在此,我们很有必要剖析一下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

——刘自成《伯利克里时代新解》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J·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胜利。……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由许多共和国组成一个邦联或者一个强大的君主国或贵族统治的国家。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能够在全国范围内体现责任代议制的政府。”

——《美国的历程》

材料三   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我经常批评美国当权者,说他们实际上有三个政府。当然,美国资产阶级对外用这一手来对付其他国家,但对内自己也打架,造成了麻烦。民主只能逐步地发展,不能搬用西方那一套。……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才有希望。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中“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作为现代西方民主的代表,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局限性。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设置源于先秦时期。自秦汉历经唐宋至明清,御史由所属机构多变动、仍身兼他任的监察官,发展成机构完全直属皇帝、专司监察的官员。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部门长官的指令,行使监察权也不受其干预。御史弹劾、谏官言事常可以不经过本部门长官而直接上奏皇帝。汉御史秩皆六百石,隋唐御史都在六品至八品之间,明代御史和给事中均为七品,清代提高到五品。监察官员的选任有品质、年限、出身等诸多要求。御史制度是上对下的监察纠禁,谏官制度是下对上的匡正建议,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起着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

——宿志丕《中国古代御史、谏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材料二   1978年经美国国会批准、由卡特总统签署的《监察长法》明文规定,监察长及其办公室是负责审计和刑事调查的独立部门;法律规定各部委的监察长都由总统直接任命,并须经参议院同意;监察长有权查阅所在部门的所有记录、报告、文件等资料,任何人都不得阻止它的审计和调查;监察长可向国会报告任何事项而不受所在部门或有关机构限制;除联邦政府道德署外,联邦选举委员会、总统廉政和效率委员会、监察长办公室、独立检察官等都是依据相应法律而设立的专门履行相应职能的监察机构,这就使立法与执法配套、法律体系与监察体系相互协调。

——樊曼莉《西方国家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监察制度的特点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9年,国会通过了两项重要的法案:《权利法案》和《宽容法》。根据前者,国王的特权被剥夺,英国结束了她的君主专制主义,而开始了一个民主的议会政治的新时代;这不只是英国政治史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世界史进步的重要里程碑。

——余英时《近代文明的新趋势》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根据材料一概括该法案在英国政治历程中的意义。

材料二:立法人员由人民选举而产生,行政人员也由人民选举而产生,人们就是用这种方法,参与立法,参与执法工作。可以这样讲,人民是自己统治自己的,他们给政府的权力非常少,而且薄弱,即便这样,政府还要处在人民的监督之下,服从政府的建立者一人民的权威。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美国最高行政权为例说明“政府还要处在人民的监督之下”。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史丞、御史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史。御史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史、监察史,或简称郡监。……这样,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的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主要目的。

材料二   在中国古代,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称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为“帝”。嬴政统一六国后,自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


(2)从秦始皇开始,为加强君主专制,必然会对各级官员进行监督,那么中国古代秦朝、汉朝、宋朝对官员监察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据此说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有何特点?

材料三   

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治体制体现了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3)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臣地位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趋势对国家决策机制产生的影响。
(4)目前世界多数国家的政治体制都贯彻中央集权原则,这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维护国家统一,但权力的集中又容易导致专制,以近代美国和英国政体为例,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他们分别是如何达到中央集权,又避免了专制的?

5 . 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国家,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相互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摘自《世别文明史》

材料三   革命根据地的各级领导机关非常重视乡政权的建设,乡工农代表会议设立了经常的或临时的各种专门工作委员会,这种委员会的参加者都是不脱产的群众中的积极分子。……红色政权通过普遍平等的选举制度,把工农群众的优秀代表选拔到各级政权机关,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白寿彝《中国通史·近代后编》

材料四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着》


(1)结合材料一分析梭伦的哪一措施使“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分析这一措施的进步作用?
(2)材料二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是怎样逐步确立和完善的?“新的种类的围家”的政体与英国有何不同?
(3)据材料三指出,革命根据地是如何加强政权建设的?
(4)材料四反映了怎样的思想?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
2019-08-2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恩施一中、利川一中等)
6 . 西方的民主政治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古希腊】伯利克里

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后来,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了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三   (美国)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的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曾说过,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材料四   美国的财年从10月1日开始至次年9月30日结束,按照美国宪法的规定,美国政府花钱必须获得国会的批准。2013年9月下旬,在共和党内保守势力的强烈要求下,国会众议长博纳(共和党)提出几个版本的临时拨款议案企图阻挠奥巴马(民主党)力推的美国医疗保险改革,但都没有得到民主党掌握的参议院的通过,最终导致奥巴马政府预算没有着落。2013年10月1日零时,政府的非核心部门关门,2013年10月16日晚开门。权威机构分析本次关门至少已造成美国经济损失240亿美元。

——《历史上的今天》官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伯利克里当时担任的是什么官职?他为保证所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而采取了什么措施?
(2)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3)材料三中“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
(4)材料四中奥巴马政府“关门”这一现象反映出美国政治制度中的哪些弊端?
(5)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托克维尔曾说:“我们把视线转向美国,并不是为了亦步亦趋地效仿它所建立的制度,而是为了更好地学习适用于我们的东西”。请举出我国近代“效仿”其制度的事例。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美国和中国政治制度结构的示意图


新中国政治体系和国家机构图示
材料二 英国创立了第一套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体系,被誉为西方政治制度的源泉与典范;美国则在吸收、借鉴英国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加以调整,使本国的政治制度体系趋于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4年正式确立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英、美和中国各自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其形成的相关的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
(2)简要分析上述政治体制的确立对英美两国发展产生的相同影响。
(3)简要说明中国建国初建立的政治体制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回答,指出近现代东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019-01-30更新 | 6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平阴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历史试卷
8 .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生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有关“西方政治文明”的一组探究材料

探究主题一英国的制度创新

该表是在“英国的制度创新”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某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得出的结论。


材料
结论
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制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

——《欧洲文化史》


《权利法案》的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一个民主国家。

——《全球通史》


17世纪后期—19世纪上半期,英国民主化的趋势不断发展。


(1)有同学认为,材料不足以得出最后的结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补充相关的史实并说明理由。

探究主题二1787年宪法与辛亥革命

孙中山和华盛顿均是在中美两国由君主政体转变为共和政体的关键转折点上,被推上了历史舞台。然而,华盛顿取得了成功,美国后来居上,其成熟的宪政体系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仿效;相反,孙中山创建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却如昙花一现,很快夭折……为什么美国能成功建立共和制度,而中国却一再出现专制复辟?人们不禁要追问:同途何以异归?

——《天朝向左世界向右》


(2)材料中美国“成熟的宪政体系”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孙中山创建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昙花一现,很快夭折”的原因。
2019-01-1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明】宋濂《元史》卷五八《地理志》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封建变为郡县”有何影响?元朝在地方管理上有何制度创新?

材料二   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王位继承法》,被看作是《权利法案》的补充,这两个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是迈向君主立宪制度的重要一步,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百度百科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政治制度是怎样在英国确立的?

材料三   凡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均由各州和人民保留之。众议院应由各州人民选举之。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税额,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此项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在全休自由人民―不包括未被课税的印第安人——数目之外,再加土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参议院由各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

——摘编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试图解决当时存在的哪些矛盾。

材料四   他们使它成为有限政府。他们界定了它的权威。他们将它限制在行使特定的权利,将所有其他保留给各州或者人民。

——《美国宪法评注》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在国家结构形式上有何制度创新,分析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作用。

材料五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对于正在酝酿的中央政府组织机构是取美国式的总统制还是取法国式的内阁制,同盟会内部存在着分歧和争议。经多次讨论,孙中山同意行内阁制,并拟议以黄兴为内阁总理。12月下旬,南京各省代表会议上,多数代表赞成总统制,会议通过《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维持总统制。清帝逊位(1912年2月12日)后第二天,孙中山向南京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推荐袁世凯继任大总统。同年,3月11日正式公布参议院起草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政治的组织形式为内阁制。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5)材料五反映了当时革命党人的争论焦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有何目的?

材料六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政治建设的新时期。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人民版《历史》必修Ⅰ


(6)依据材料六和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开创了哪些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
2019-01-1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能力)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丞相经历了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独相”阶段,到常常七八个宰相在一起议事的“群相”阶段,再到兼相——丞相没有了。这是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历程中的一个典型特征,更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读史札记

材料二   有人认为:英国的“光荣革命”既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材料三   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年宪法),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材料四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但“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对于推进新时期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怎样的政体形式?
(4)回答材料四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及原则。
(5)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2018-07-24更新 | 26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