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6 道试题
1 .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2022-01-27更新 | 258次组卷 | 139卷引用:2016届山西省晋中市榆社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2 . 1900年6月21日,清廷发布向八国宣战的诏书,李鸿章看到这份诏书的第一反应是“此乱命也,粤不奉诏”。之后各国代表在上海领事馆商定完毕《东南互保章程》。有学者认为,这次任性的宣战其实是给11年后的辛亥革命作了一次提前预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B.广东省率先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C.该战争的性质与辛亥革命一致D.清政府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人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代表民族情感,但不代表时代的脚步,不是民族觉醒,但促进了民族觉醒。作为一场爱国运动,其植根于经济的保守意识,抵御外侮的愿望同陈旧的天朝观念和华夷之见连在一起……由救国而误国是一种悲剧。”材料所说运动
A.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达到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促进当时人民的思想解放D.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2022-01-22更新 | 796次组卷 | 3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晚清以来,科举制度遭遇了一个持续的、递进的批判过程,龙其是甲午、戊戌前后,批判科举达到高潮。晚清先进人土批判科举制主要是由于
A.辛亥革命的推动B.社会变革的迫切
C.民族危机的加深D.反清斗争的需要
5 .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而南方各省督抚却与英美列强达成“东南互保”协议,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这表明
A.地方出现分裂割据局面B.清政府统治遭到动摇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义和团运动已经失败
6 . 甲午战争期间,中央政府第一次发行国债,向国内的通商口岸的商号、企业、商人进行借款,因为有利息,被称为“息借商款”,这和过去的战争期间向商人摊派有很大的不同。清政府这一举措
A.保证了战争期间军费开支的充足
B.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C.可以减少外国银行对财政的控制
D.是对民族商办企业及商人的大力扶持
7 . 下图是晚清时期上海《神州画报》刊载的漫画,画中多国列强用刀宰割挂在树上的“龙”。该漫画可能出现在
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 . 马勇在《甲午战争十二讲——温情敬意看历史》中说:“我想甲午战争真正带给中国的教训和启示就是如李鸿章所讲的,'一场战争让中国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是终于把中国长长的大梦惊醒了中国终于在悲情的状态下重新出发了。”该学者认为
A.温情敬意是历史基本史观B.李鸿章是反思甲午战争第一人
C.民族危机引发了民族觉醒D.甲午战争让中国彻底摆脱沉沦
9 . “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是因为当时的先进人士认识到挽救旧中国就必须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B.彻底批斗儒家传统思想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
2021-11-20更新 | 203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县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法国率先提出惩治祸首、赔款、拆除大沽炮台等六项要求,作为与清政府谈判的基础。经过各国多次会议加以补充、修改……共同向清廷提出《议和大纳》12条。清政府完全接受。”这些调整后的核心要求最终被写人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