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孙中山和中国同盟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看下图

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① 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② 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④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0-08-0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1905年到1907年加入同盟会的会员中,出身可考知者有379人,其中留学生和学生354人,占93%以上,官僚和有功名的知识分子10人,教师、医生8名,约占2%,资本家、商人6人,约占1%,贫农1人。据此可知,影响同盟会人员比例的主要因素是
A.思想解放程度B.经济发展水平C.社会地位D.阶级属性
4 . 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有
①早期维新派——“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
②维新派——“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③辛亥革命——“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④五四运动——“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0-04-0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表为1833~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图。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五四运动的推动   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0-04-02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下列事件与孙中山先生有关的是(        )
①组织兴中会                  ②创建同盟会
③提出三民主义               ④出版《革命军》一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 . 孙中山说:“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现在恶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去,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段话中“恶劣政治的根本”是指
A.满洲贵族统治
B.军阀割据混战
C.君主专制制度
D.外国列强侵略
2017-11-14更新 | 470次组卷 | 18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4-2015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读图“近代中国行政区划图(局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洪秀全在①发动了太平天国起义B.张之洞在③创办了铁厂和织布局
C.孙中山在②宣告了中华民国成立D.李大钊在④举起了社会主义旗帜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12年,孙中山感叹到:“此次革命事业,数十年间屡仆屡起,而卒观成于今日者,实报纸鼓吹之力。”此处的“报纸”主要是指
A.《时务报》
B.《民报》
C.《新青年》
D.《国闻报》
10 . 1900年,留日学生成立了译书汇编社,后来冯自由称译书汇编社“所译卢梭《民约论》、孟德斯鸠《万法精神》……厥功甚伟”。下列对“厥功甚伟”的阐释最确切的是
A.引导国人关注世界
B.为戊戌变法创造了理论依据
C.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思想条件
D.开创了向西方学习的潮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