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孙中山和中国同盟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当时《民报》属于
A.艺术性报刊B.娱乐性报刊C.通俗性报刊D.政论性报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孙中山指出:“官吏贪污和疫病、粮食缺乏、洪水横流等自然灾害间的关系,可能不是明显的,但是它很实在,确有因果关系。这些事情绝不是中国的自然状况或气候性质的产物,也不是群众懒惰和无知的后果。”这一认识
A.主张大力发展经济以工业强国B.指出了减少社会灾害的具体措施
C.体现了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D.强调了发动群众进行监督的意义
3 . 下表是某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时间
19世纪中期
19世纪末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0世纪初
领导阶级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指导思想或纲领
平均主义
君主立宪
扶清灭洋
民主共和
重要活动
太平天国运动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A.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B.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C.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4 .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维新党”在政治上的核心主张是
A.君主专制B.民主共和制
C.君主立宪制D.民主和科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07年,浙江巡抚张曾扬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张声名狼藉,后虽调离浙江仍难平民愤。张忧惧成疾,辞官回籍。材料说明
A.清末时民权意识渐醒
B.清政府重视民众舆论
C.巡抚张曾扬徇私枉法
D.西方国家同情革命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07年8月,同盟会新加坡分会创办机关刊物——《中兴日报》,胡汉民为其撰写发刊词,指明其创办《中兴日报》的目的是要在华侨中间宣传爱国、爱民族的学问,促使每个华侨爱民族、爱国家,恢复汉人统治的中国。这体现了革命派
A.科学的革命纲领
B.在海外有广泛的影响力
C.鲜明的反清立场
D.对革命道路的理性探索
7 . 清末革命派传播些描述清初满族军队暴行的图书,比如《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纪略》。这些书内容的真实性备受质疑,但是耸人听闻的故事激发了大量群众的反满情绪。这说明
A.革命目标高于历史真相
B.政治宣传歪曲历史研究
C.辛亥革命缺乏历史依据
D.历史书写反映群众心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孙中山(1866—1925)在回忆录中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A.他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广东沿海起义
B.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C.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D.领导华侨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戊戌变法运动
9 .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也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毛泽东还曾说过,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都
A.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反封建反侵略
C.主张改变君主专制政体
D.反对外来侵略
10 . 1906年,清末推行官制改革,两广总督岑春煊被罢免官职,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辞去八项兼差,湖广总督张之洞被调至京师,实际上也是明升暗降。此次改革的背景主要是
A.清廷内部权力斗争激烈B.官制改革顺应时代潮流
C.清廷中央集权受到威胁D.政治近代化已成为共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