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毛泽东说:“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即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到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毛泽东说的思想武器不包括
A.进化论B.天赋人权论C.马克思列宁主义D.三民主义
2021-08-1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15届高三第五次模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胡适指出:“从我们所说的‘中国文艺复兴’这个文化运动的观点来看,那项由北京学生所发动而成为全国人民一致支持的,在1919年所发生的‘五四运动’,实是这整个文化运动中的一项历史性的政治干扰。”材料反映
A.理性思想启蒙受到政治激情的冲击
B.五四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的运动
C.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D.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是1922年以来五四运动在各阶段教科书中的介绍(关键词)
            绍 (关 键 词)
1922年“壬戌学制”影响下中学教科书中的五四运动外交失败的结果;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惩办卖国贼;中心:北京、上海
1956年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突出与新文化运动的联系
改革开放后至二十世纪末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五四运动共产党人领导运动;参加人群与被捕学生人数减少;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共同参与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表中关键词的变化趋势表明
A.教科书应该随时代发展而保持中立B.科技发展促进运动的政治意义凸显
C.历史教育应远离政治经济文化变化D.国家主义教育观念受到了高度重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19年,有作者去函天津《益世报》,批判商家在国旗上贴“大减价”、“八五折”等字样;1922年,北洋政府农商部先后多次通令实业厅和各地政府,禁止任何商号注册“国旗”商标。这都说明
A.群众爱国运动推动了国家现代化转型
B.社会政治变化激发维护国家尊严行动
C.民主共和观念普及促进民族国家复兴
D.实业救国思潮发展冲破传统经商理念
2021-07-01更新 | 542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全国一真题历史变式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表现为民族意识的觉醒,没有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思想上的解放,中国就不会有真正的发展和进步,更加不会一步步取得革命的胜利。

鸦片战争后少数精英开始有了朦胧的民族觉醒意识。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西方对古老东方的最后胜利
中日甲午战争后开始有了全民族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梁启超指出:“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瓜分狂潮掀起后中华民族的各阶级各阶层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整体民族利益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感
五四运动后中华民族意识早已经完全觉醒。正如毛泽东在1947年所说:“这是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个伟大的事变”

——整理自王小娟《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推动“实业救国”思想成为主流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2021-06-02更新 | 521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全国一真题历史变式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们感到“仅有学界运动,其力实嫌薄弱”“须要找一个共同奋斗的同盟军……于是一部分学生领袖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这一转变促进了
A.工农武装割据的兴起B.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C.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D.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走向工厂、矿山,开始接触工人并开展工人运动。这说明
A.五四运动掀起工人运动的高潮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历史舞台
C.建立新型政党的条件逐渐成熟D.知识分子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2021-05-23更新 | 477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全国一真题历史变式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毛泽东指出:“(当时)《新民主主义论》初稿写道一半时,中国近百年历史前八十年是一个阶段、后二十年是一个阶段的看法,才逐渐明确起来,因此重新写起,经过反复修改才定了稿。”“后二十年是一个阶段的看法”是指
A.中国掀起反帝反封建国民革命B.无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飞跃
20-21高三上·山东·阶段练习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洋政府为废除不平等条约所作的努力19121913年,北京政府外交部两次向英、美、法、德、俄、日等14国发出照会,要求修改通商进口税则。一战爆发后,北京政府加入协约国,与德断交,并趁机向列强提出一系列“修约”要求。191955日,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后,中国政府致电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在中国的强烈要求下,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不得不承认“尊重中国领土主权及行政独立”。192224日,在中国代表团的坚持和英美的协调下,经过36次谈判和交涉,中日正式签署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规定:日本将胶州湾德国旧租借地,胶济铁路及其支线归还中国;撤出驻青岛的日军;关税归还中国。同时,日本交还旅顺、大连租借地。

1925624日,北京政府发起了“修约”运动,向各国驻华公使提出了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照会。1925119日,关税会议宣布各国承认中国政府享有关税自主权。

——摘编自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北洋政府为废除不平等条约所作的努力进行简要阐释。
2021-04-2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1月历史试题(山东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