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1 . 二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到多极化的演变趋势。

材料一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   今天希腊的生存,受到数以千计共产党党徒领导的武装人员的恐怖活动威胁。他们在很多地点,特别是沿着希腊国境,反抗政府的命令。希腊如果要成为一个独立自尊的民主国家,必须要有支援。而美国必须给予这种支援。……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1947年杜鲁门致美国国会的咨文

材料三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在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是,这种分歧不应当成妨碍中美两国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更不应该导致战争。……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并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

——《人民日报)1972年2月22日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总统宴会上的祝酒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认为马歇尔计划是一项纯粹的经济援助计划吗?为什么?(不得摘抄原文)
(2)据材料一、二,分析二战后初期美国外交政策的特点。
(3)结合材料三,概括周恩来讲话的要点。并简述中美建交的历程
(4)结合所学知识现实,概括指出当今中国政府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和为推动世界和平所采取的外交措施.
2 . 下图所示是二战结束后初期的一幅时政漫画——《沿着挨打的老路》。画中美国将西欧各国拉上“战驴”(驴头是一颗炸弹),沿着法西斯狂人东条英机、希特勒挨打的老路前进,妄图夺取世界霸权。该漫画讽刺的是
A.古巴导弹危机B.马歇尔计划C.柏林危机D.朝鲜战争
3 . 观察如图,针对二战后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的经济困难,美国决定向欧洲提供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1.5亿美元,其中90%是赠予。“让西欧重新强壮起来”的本质意图是
A.加强欧美国际合作B.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
C.控制西欧对抗苏联D.实力援助“自由”国家
4 . 1955年7月18日,苏、美、英、法四国首脑会议在日内瓦开幕。这是自波茨坦会议以来的第一次四国最高级会议。会议商讨了有关德国、欧洲安全、裁军和促进东西方接触等问题。期间,艾森豪威尔提出彼此“开放天空”的建议,被赫鲁晓夫拒绝。据此可知,当时
A.美国意欲与苏联实现邦交正常化B.美苏争霸的重点已转向太空
C.美苏两大阵营间对抗与缓和并存D.苏联引领科技革命发展潮流
5 . 阅读下表,由表推知战后苏联
战后苏联军费开支状况
赫鲁晓夫时期勃列日列夫时期戈尔巴乔夫时期
增速3.8%—4.2%4.1%—5.3%4.1%—5.0%
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9.8%—10.1%12%13.8%—14.6%

A.军费开支与经济发展相协调B.体制改革彻底失败
C.军备竞赛加重政府经济困难D.计划经济优势不再
6 . 二战后,民意测验成为分析社会和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下述民意测验结果表明
1949年12月既然苏联拥有核武器,你认为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有多大?可能性很大:45%;可能性很小:28%;没有影响:17%;不知道:10%。
1950年11月根据你对苏联的了解,你认为苏联是在试图建立世界霸权,还是在保护自己免受另一场战争的威胁?建立世界霸权:70%;保护自己:18%;不知道:12%。
1951年12月如果美苏卷入一场全面的战争,你认为我们应该首先对俄使用核武器吗?首先使用:66%;遭到核打击后使用:19%;不知道:15%。

A.核战阴影影响民众心理B.民众心理影响政府决策
C.美国政府鼓吹先发制人D.美苏陷入军备竞赛怪圈
7 .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北约”的成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华约”的成立
2022-04-23更新 | 217次组卷 | 37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结束后,欧洲经济凋敝、百废待兴,迫切需要外界援助。美国提出并实施“欧洲复兴计划”,也称为“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恢复重建、发展经济,并确立自己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

有学者认为: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本意是,通过援助欧洲恢复经济,使欧洲成为抗衡苏联的重要力量。这一计划对冷战的激化和两极格局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摘自人民网-人民日报2015-03-18


运用世界现代史的有关史实,对上述学者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上述学者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对上述学者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9 . 1959年9月,赫鲁晓夫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进行了为期3天的非正式会谈,双方就德国问题、柏林问题、裁军问题、禁止核试验问题、进行科学文化交流、发展经济合作和双边关系等广泛地交换了意见。戴维营会议的召开
A.标志两极格局的形成B.标志美苏“热战”转向“冷战”
C.有利于缓和国际形势D.使美苏关系进入苏攻美守阶段
10 . 比较图1、图2,可知
A.杜勒斯更加注重国家利益B.基辛格更加注重意识形态
C.两人都关注苏联国力变化D.两人都肯定苏联整体发展
2020-09-10更新 | 98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