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明中叶政府开始在江南地区推行税粮折银制度改革,此后田赋折银不但在地域上,而且在折银种类上,抑或在折银的比例上都出现了扩大和提高的趋势,至万历初年,田赋折银率达37.43%。这一改革
A.加重了民众的经济负担B.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增加了政府的赋税收入D.促进了白银官方货币化进程
2021-06-01更新 | 229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明初法定的流通货币是铜钱和宝钞,后来民间交易多用白银。明中叶以后,以票据结算代替现金清算的会票应运而生且流通日广。会票的产生和流通缘于
A.一条鞭法政策的推行B.长途与大宗贸易发展
C.新的经济形态的出现D.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
2021-05-05更新 | 1118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在中国历史地理学上是一个含混而不确定的名称,中国人的“西方”观念要追溯到汉唐时期的“西域”和宋元明时期的“西洋”。“西域’’最早是指匈奴统治的区域,后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广大地区。与西域相联的一个名称是“西天”,该名称可能出自唐代玄奘“西天取经”。“西洋”在五代时大体上指今马来半岛和印尼苏门答腊周围海域。明代有了广义“西洋”、狭义“西洋”之分。

狭义“西洋”包括郑和所到的今天的东南亚、印度洋至波斯湾、北非红海一带;广义指象征整合意义的西洋,即海外诸国、外国。接近近代地理概念上的“西方”是伴随欧洲传教士东来而出现的,与“西方”相联的“西学”“西医’’“西历”“西国”等一些词也相伴而生。晚清以降,西方对中国的影响渐次扩大到军事、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地理范围也由欧洲扩展到美洲、澳洲。二战以后出现的东西方冷战,这里的“西方’’则是一个意识形态共同体的指称。冷战结束以后的“西方’’也不包括俄罗斯和其他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的独联体国家。

——摘编自欧阳哲生《中西交通史上的“西方’’概念之探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关于“西方’’名称内涵的演变。(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4 . 对于汉代推行的专营政策,有的学者认为“是打着平均主义的旗号来扩充国库”,有的学者则认为是以“国家自为兼并"来代替民间兼并。这揭示出汉代专营政策
A.实现了财富的平均分配B.借助了经济手段以增加收入
C.抑制了商品的生产流通D.激发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太祖下诏:“临濠朕故乡也,田多未辟,土有遗利,宜令五郡民无田者往开垦。就以所种为己业,给赀粮、牛种,复三年。……又北方近城,地多不治,召民耕,人给十五亩,蔬地二亩,免租三年。有余力者,不限顷亩”。明初政府的上述措施
A.有利于自耕农经济发展B.导致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D.推动了经济区域化分工
6 . 在福建抗倭的名将谭纶(1520—1577)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
A.清除倭寇残余势力B.开放海禁政策
C.对福建人剿抚并重D.采取富民政策
2021-04-06更新 | 264次组卷 | 3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在距今约1万年的湖南玉蟾岩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器、动物骨头残骸、栽培水稻的谷壳和陶器。在距今约9000年的西亚地区遗址中发现了大麦、小麦、驯养的绵羊和山羊的骨骼以及村落遗迹。据此可以推断
A.人类进入了商品经济发展时代B.这些地区的人们进入定居状态
C.这些地区最早出现了贫富分化D.社会分工扩大和早期国家出现
2021-04-02更新 | 428次组卷 | 1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以茶治边”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统治,利用其茶叶经济垄断权对西北游牧民族实行的一项羁縻统治政策,是融茶法、马政、边政于一体的一种边疆经略政策。它随着唐宋时期茶法的形成、茶马互市的兴起而开始出现,至明代臻于完善。它以西北游牧民族生活必需的茶叶作为经济武器,通过垄断茶马市场、“以茶赏番”等手段,“俾仰给于我,而不能叛”,成为“制两番以控北虏之上策”,在民族史上具有较大的影响。

——郭孟良《论明代的“以茶治边”政策》

材料二:茶叶先是在本土形成一定的权力基础,然后走向征服世界,建立全球帝国的道路。千百年来,茶叶已深刻影响了东亚,尤其是它的故乡中国及邻近的日本群岛。当欧洲人在这个遥远的大洲进行交易,第一次注意到茶叶时,这些早期的闯入者看到的就是这些古老且复杂的茶文化。在一段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茶叶慢慢地爬上了英国人的餐桌,征服了他们的胃。作为一种亚洲传统的烹煮出的汤剂,茶叶能如此风光,这得益于它有一种新兴的能力:它是一种非常现代的、具有国际性的全球化商品。

——摘编自《茶叶帝国:征服世界的亚洲树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以茶治边”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茶叶“建立全球帝国”的原因及其意义。
2021-03-06更新 | 533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1届高三仿真模拟(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改变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航线,大大缩短了航程。元朝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主要任务也是运输江南的粮食。这说明元朝
A.对外贸易成为重要财政来源B.北方经济出现严重衰退
C.区域经济差异推动商帮兴起D.南北方之间经济差距大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时期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代为例,分析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

材料二   



(2)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也在西欧引起“商业革命”,其具体表现如何?
(3)根据以上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2021-02-0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