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7 道试题
1 . “重农抑商”虽然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済政策,然而中国古代商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依然取得一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弱肉强食,当权者都能看到商业在图霸、兴业中的作用,卫文公为发展经济“务财训农,通商惠工”,晋文公也实行“轻关易道,通商宽农”的政策。

——万李义、孙涛《春秋时期私营商业兴起之原因浅析》

材料二   唐代扬州是大江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自安史之乱起,北人大批南下,扬州人口急剧增加。手工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很多外地甚至外国产品也源源而来,遂形成国际性经济都会。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商业活动的集中,市民及工商业者很多都“侵衢(街)造宅”,结果不仅在扬州沿官河两岸出现了“十里长街市井连”的繁华商业街,夜市也随之兴盛起来。

——摘编自李廷先《唐代扬州的商业》

材料三 明代中后期开始,出于学习经商之道,适应商海竞争的需要,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日用类书,其中有些即属专门性的商业用书。明代程春宇的《士商类要》、李德晋的《客商一览醒迷》,到清中期吴中孚的《商贾便览》,王秉元的《生意世事初阶》《贸易须知》及至清末杨树棠抄本《杂货便览》等等,为数众多的商书,所涉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有水陆路程、商业条规、物价、商品生产、流通、市场、经营方法等经商必备的基本知识,还包括商业道德、经商行为准则、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商书大多出于当时人之手,有的还是商人根据商业的实际需要,自己动手而编纂。

——摘编自张海英《明清商书及研究情况介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统治者推行的经济政策及其目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中期以后扬州商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商书”出版繁荣的原因和特点。
2020-08-0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古代中国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

材料一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西“商业革命”的不同表现,分析两者结果迥异的根本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2020-08-0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启华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各地区各民族农业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并不断丰富它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精耕细作是多元交汇农业体系的产物。同时,由于个体农民经济力量薄弱,他们的生产条件不稳定,经常受土地兼并及地主增租夺佃的威胁,扩大生产规模艰难,一般只能在小块土地上,尽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解决一家数口的生计问题。这也是精耕细作传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棉田面积扩大较快,在各种农作物面积中约占11%。清末(1908—1911年)平均每年输出棉花80万担以上。“晚近机械纺织之术进,海外输出之途开,农民亦颇多注意植棉,年来日呈增加之象……”

——摘编自《简明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

材料三 在恢复时期的三年里,人民政府发放的农业贷款逐年增加,通过大量农业货款,农民购买了各式农具、水车、化肥等,这就及时地帮助贫苦农民解决了生产资料缺乏的困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如下表: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稿》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农业经济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农业生产恢复的原因及其对当时国家建设的意义。
2020-07-2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以前,土地买卖受到国家的禁止,自耕农通常是在受生活所迫或强权所压,非自愿性地进入土地市场出售土地,土地的价值自然难以得到完全实现。

材料二 宋以后,封建国家、地主与农民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农民与地主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农民与地主间的依附关系趋向松懈。明“一条鞭法”和清“摊丁入亩”的赋役制度改革,使得自耕农获得较多人身自由,自耕农对封建国家的依附关系得以解脱。明清时代由定领租制向预租制过渡,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佃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主性提升。于是,自耕农越来越多的是自愿性地进入土地市场,估价待售,价高者得。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谭光万《中国古代农业商品化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宋朝前后中国土地买卖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地买卖变化产生的影响。
2020-07-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并非内陆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中国古代不乏向海洋谋求民生利益的卓越人物,但他们主要着眼于鱼盐之利,较少侧重航运的展开。中国古代交通事业中,侧重点是在陆上而非海上,海洋交通未能提到国家兴亡的高度。虽然中国古代祭祀活动中,人们没有忘记祭水,但河川总是置于海洋之前。明朝时期的郑开阳在《海防图论》、胡宗宪在《筹海图编》中提出“经略海上”的构想,但主要也是集中在近海,而且主要出于防范倭寇侵扰的目标。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古代经略海洋的成就与局限》

材料二   从古代世界的希腊、腓尼基、罗马到近代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在欧洲的文化中,海洋总是与商业贸易紧密相连。实际上由古至今,各国争夺海上霸权的根本出发点都是源于争夺海洋中的无限利益。除了欧洲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新航路的开辟更是把贸易范围扩大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市场。欧洲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广阔的殖民地,海洋迅速成为了创造财富和扩张领土的一个重要途径。

——摘编自刘家沂等《中西方海洋文化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经略海洋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洲海洋文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欧洲重视海洋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汉时,由于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元朝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在此停泊的外国海船经常在百艘以上,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朝贡贸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清朝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候,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左右。

——摘编自《历史(Ⅱ)·必修》(人教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三个特点。
2020-07-22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学术研究一致认为,在现代化之前,发达国家都有一个小农经济较快发展的阶段,脱离农业支撑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但是)……高度强化的政治体制制约了小农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在明清时期更加严重。

材料二   徽州是全国现存历史契约文书最多的地区之一,它所存留的契纸中,以田土买卖的   契纸最多……(这些契纸又以)明清(及)以后的契纸更多。

——周邵泉《试论明代徽州土地买卖的发展趋势》

材料三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   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       明清时期徽州田土买卖的契纸众多的背后主要是怎样一个社会群体的因素在起作用?这说明当时的土地制度是什么样的?他们将大量资金用于购买田地,是基于什么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中所列举的是第几次工业革命的现象?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19世纪四十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8 . 农耕时代的中国小农和工商业者的命运,与封建王朝的政策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者等等,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

材料二 江浙是以棉、丝加工之类的支柱产业为基础的全国市场的中心,明后期和清前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产品衣被天下,导致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大宗商品……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茶叶除外)贸易的中心,辐射向全国……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在19世纪初已构成。

——罗肇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于19世纪初——兼论明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浙地区出现的经济新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现象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
2020-06-09更新 | 192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西玉林市育才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自1551年到1722年的江南市镇,苏州府有128个,松江府有113个,著名如吴江的盛泽、南汇的周浦、湖州府的菱湖、嘉兴府的濮院、乌程的乌镇和南浔……由宋元时代的村市、草市、墟、会等发展过来,往往在多个村庄的中心地带。明江南地区“商贾占籍者亿万计,生凿日繁,贸迁易众,卒有世镇”,正德年间松江府青浦县的朱家角“商贾凑聚,贸易花布,为今巨镇”。在江南地区,史载“鬻诸双林镇,为织包头纱之用”,嘉定“新泾镇为棉花管履所集”,嘉善千窑镇“民多业陶,甓埴繁兴,贸迁日夥”。在17 世纪,仅荷兰东印度公司就运出景德镇等中国瓷器1600 万件。制瓷业的发展不仅带来巨额的利润,也带来了更多的自由雇工。……嘉兴府还出现了“质库”。(注:“质库”, 主要经营典当、贷款业务,兼及存款、钱票发行等其他事项。)

——据(美)罗兹·墨菲《亚洲史》、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樊树志《晚明大变局》等编写


(1)阅读材料一,试从耕作工具、方式、动力三方面描述中国古代农业的演变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古代中国国内“市”的发展线索。概括明代中国经济的新特点 。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材料二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政府一贯实行的什么政策?
2020-05-2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民族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