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1875年,中国在正当的进出口贸易中仍处于出超,出超额近111万两白银,但此后逐步转为入超。到1885年,入超约2320万两白银,1905年入超额扩大到9416余万两白银。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
A.对外贸易中出口总额的锐减B.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关税税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D.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转入低谷
2 . 据某研究成果显示:1927~1937的十年对峙年,中国经济不但没有衰退,反而呈明显增长趋势。其原因
A.国民政府推出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B.一战没有对中国社会产生消极影响
C.民国的建立激发了资产阶级振兴实业的热情
D.掀起收回利权运动
2017-09-0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 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依据材料,晚清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022-10-2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据统计,甲午战争前,外资在华设有工厂192家,投资总额11943万元;甲午战争后的1895~1913年间,外资新建厂矿达1366家,其多数资本在10万元以上,投资总额为1021513万元。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经济侵略转向资本输出为主B.清政府鼓励吸引外资
C.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开矿设厂限制D.实业救国运动的推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边是1894年和1913年中国民族企业变化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当时(  ) 
1894年 1913年
家数 170家 706家
资本 879万两 11775万两

A.民族资本成为在华资本主体B.清廷极力推动近代企业发展
C.政府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异变D.资产阶级改良必然走向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表是1913—1920年中国国内工业品和原料价格指数表(以1913年为100),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
年份批发物价上海粉麦价天津布花价汉口纱花价
工业品农产品绿兵船粉汉口小麦14磅粗布西河棉花棉纱棉花
1913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
1915131.8100.3120.6120.36108.379.0
1917130.0103.0116.3102.1116.9118.6
1919137.7112.5105.383.9171.0130.8159.2115.4
1920168.0125.8131.692.1169.0139.9159.9109.9

A.传统自然经济顽强抵抗着外来经济侵略
B.中国被进一步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西方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此时得到了较快发展
2018-04-21更新 | 109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部分重点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这些情形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

材料三可是,上面所述的这一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的新变化,只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来所发生的变化的一个方面。还有和这个变化同时存在而阻碍这个变化的另一个方面,这就是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根据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自立题目,史论结合,观点明确。

2017-09-0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