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1 道试题
1 . 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1843到1855年间,茶的出口由1300多万斤增加到8400多万斤;丝的出口从1000多包增加到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上述变化可反映(     
A.近代中国经济呈现出半殖民地色彩B.近代生产方式正在中国缓慢发展
C.中国开始呈现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D.自然经济长期主导地位得以改变
2023-01-06更新 | 19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图所示为清末历年民族工矿业创办资本额变化趋势(单位:万元)。图中第二次投资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B.清廷推行“新政”
C.欧美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辛亥革命的推动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各方面主要表现

劳动分工“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农产培育“种谷必条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蒇……鸡豚狗彘毋失其时”
工具技术牛耕、铁农具、曲辕犁、选种和育秧、测知节气

材料二 近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部分表现

19世纪60年代,浙江地区:“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据《南浔志》卷31
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顺德县志》1853

材料三1949-1987年中国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单位:万吨)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农业经济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基本趋势,并分别说明图中A、B两个产量波峰区出现的主要原因。
4 . 下表为1871—1921年中国主要出口商品的贸易份额变化情况(单位:%)。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年份茶叶丝类棉花
1871—187352.734.50.2
1891—189326.924.64.8
1901—190311.326.75.1
1919—19212.5163.11.4

(资料来源: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56页;“-”表示数据不可得。)
A.中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B.中国对外贸易的逆差数额呈不断扩大趋势
C.近代中国劳动生产率与世界差距不断扩大
D.民族工业的发展使工业品出口超过农产品
2021-01-2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反映了1873~1930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比重变化(单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根据材料,指出某类出口货物的变化趋势,并作出合理解释。
6 . 19世纪末的学者吴汝纶在《深州风土记》中对河北一带有如下记载:“畿辅深冀诸州,布利甚饶,纺织皆女工。近来外国布来,尽夺吾国布利。间有织者,其纱仍购之外国,故利入甚微。”这则材料说明我国近代手工棉纺织业
A.生产实现了质的变化B.开始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C.以洋纱为主要原料迅速发展D.出现纺与织分离的趋势
7 . 下表为清朝税收变化表(单位:两;厘金:各个地方对华商征收的国内贸易税)
时间田赋盐课厘金关税
1842年2957572249818454130455
1888年3324334775071281360073323167892
1903年37187788130500001625269230530699

据此可以肯定
A.清政府加重了土地税税率B.我国自然经济比重下降
C.中国人口呈现增加趋势D.我国关税税率大幅度提高
2020-07-1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月考(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关于中美贸易史的部分重大事件

时间事件主要内容
1844年中美签订《望厦条约》美国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与英国同等的权利
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各侵华列强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美国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利益同时要求各国开放其势力范围"。
1946年中美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缔约此方之国民有在彼方”领土全境内居住、旅行与从事商业、工业、文化教育、宗教等各种职业的权利,以及采勘和开发矿产资源、租赁和保有土地的权利;并且在经济上享受国民待遇
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贸易改革法”扩大总统推动国际自由贸易的谈判权限并根据国际经贸形势变化,采取加强对国内产业的保护措施。其中的“301条款”是美国政府针对损害美国贸易利益和商业利益的外国政府的行为、政策和做法进行调查、报复和制裁的手段
1991年美国首次依据“301条款”对中国知识产权发起调查据调查结果,美国对中国28亿美元的输美商品加征100%关税。(次年双方达成协议,关税税率饭复。)
2018年美国宣布对华270亿美元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加征关税特朗普政府宣布在美东部时间7月6日0时开始对中国价值340亿美元产品征收关税的计划(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表示,中方已经“做好准备”予以回击)

材料二   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趋势图


——以上材料摘编自洪俊杰、杨志浩《从历史看中美贸易摩擦》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近代各国列强侵华的过程中其在华经济地位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1974年美国“贸易改革法”出台的历史背景;指出中美建交以来的双边贸易基本趋势,并据此评析中美双边贸易关系。
10 . 下图是1895年—1911年中国机器缫丝厂数量的变化情况。此时期推动机器缫丝厂数量变化趋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1895年—1911年中国机器缫丝厂数量的变化
A.对外生丝贸易不断扩大
B.英国机器出口禁令解除
C.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转向
D.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充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