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1 . 1912-1936年,中国轻工业产品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下降了75%,而重工业产品特别是机器的进口,则由13.7%增至47%。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
A.轻工业呈现衰落趋势B.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
C.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
2021-08-2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图是20世纪前期中国进出口贸易变化示意图。该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半殖民地性B.中国进出口贸易受制于国际环境
C.进出口贸易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D.是20世纪初以来经济发展的结果
2022-02-23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历史试卷(四)文综历史试题

3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二   1914年7月底,酝酿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成了它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大战造成的突然变化的形势对印度资本主义和民族运动发展带来双重影响。最初,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骤然被打断,造成了很大混乱,但不久,客观有利的一面,在印度资产阶级和民族力量的积极作用下开始发挥作用。

—摘编自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印度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以及一战爆发对印度社会造成的直接后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战客观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运动和民族经济的有利影响。

4 . 材料一 瑞蚨祥l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蛱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了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二 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 1956年,瑞蚨祥公司向毛泽东主席呈写了《瑞蚨祥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主席指示:“历史名字要保存,瑞蚨祥、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1985年瑞蚨祥被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老字号焕发新生机;济南瑞蚨祥绸布店1988年完成销售480万元,实现利税46万元。
——以上材料摘自《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瑞蚨祥创办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经营销售额在l912—1925年、1937—1949年分别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分别指出其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瑞蚨祥历经的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分别指出发展机遇出现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2017-07-06更新 | 3819次组卷 | 82卷引用:云南省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下图基本呈现了近代前期中国工人数量整体变化趋势,透过这一变化趋势不能窥见近代前期中国工人数量变化趋势图
A.洋务运动的足迹B.外商企业的创办
C.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D.五四运动的影响

7 . 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瑞蚨祥1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二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1956年,瑞蚨祥公司向毛泽东主席呈写了《瑞蚨祥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主席指示:“历史名字要保存,瑞蚨祥、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

1985年瑞蚨祥被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老字号焕发新生机;济南瑞蚨祥绸布店1988年完成销售480万元,实现利税46万元。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瑞蚨祥创办时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动?

(2)材料二中青岛瑞蚨祥生产经营销售额1912年后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扼要指出其成因。

(3)材料三反映了瑞蚨祥历经的两次重要发展的机遇,分别指出机遇出现的原因。

(4)从瑞蚨祥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8 . 下表是1854年至1859年部分主要年份福州口岸对外茶叶出口总量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趋势表明
年份1854年1855年1856年1859年
数量13万担27万担37万担38万担
A.茶叶逐步成为对外贸易主要商品
B.福建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C.茶叶生产的商品化趋势逐步加强
D.福州成为近代对外贸易的中心城市
9 . 读图《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不能得出的结论
A.农业税相对稳定B.新经济因素的出现
C.工商杂税超过农业税D.商品经济发展
10 . 如表是1871—1911年我国出口货物占比统计情况表。据表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1871—1911年出口货物统计表(单位:%)
年份豆饼花生棉花棉纱桐油猪鬃钨砂其他
1871—187352.734.50.10.212.5
1881—188346.26.20.20.427.0
1891—189326.924.61.24.842.5
1901—190311.326.72.32.65.11.01.050.0
1909—19119.818.27.45.10.95.81.11.11.649.0
(资料来源: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A.茶丝的产量呈下降趋势B.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C.贸易逆差局面有所改变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