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3 道试题
1 . 1937年4月,苏联宣布提前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下面相关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工业发展中优先发展重工业B.实行自上而下的指导性计划体制
C.注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D.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2 . 列宁指出,该政策的推行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该政策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2022-08-10更新 | 20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2年7月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试题(B卷)
3 . 某学者在谈到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说:“它作用很大,危害也不小。”这项政策在当时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立刻引发农民不满和暴动B.巩固了十月革命胜利成果
C.促进了苏俄经济迅速恢复D.奠定了苏联工业化的基础
4 .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党的脖子。”材料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A.否定苏联共产党领导B.以农业为突破口
C.存在经济决策的失误D.重点在工业领域
5 . 1937年,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到77.4%;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从一个依赖西方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这一成就表明
A.新经济政策具有科学性B.斯大林模式具有合理性
C.赫鲁晓夫改革取得成效D.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6 . 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现代化强国B.是两极世界的重要一极
C.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D.获得了各同盟国的援助
7 . 1929年5月,苏共通过了“关于厂际社会主义竞赛”的决议。随后全国兴起了以突击手运动为主要形式的竞赛运动,1932年参加突击手运动的工人占全体工人的75%。这一运动开展的背景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D.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2022-07-05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杨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仿真押题卷(四)历史试题
8 . 下面是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1950—1984年)示意图。20世纪 80年代两国粮食产量状况出现巨大差异的重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B.外交因素C.政治因素D.人口因素
9 . 阅读“苏联与美国部分工业产品产量比较”(美国数据为100%)。由此可推知,苏联(       
A.工业结构并未出现明显的优化B.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
C.戈尔巴乔夫改革一度成效显著D.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
10 . 苏联到卫国战争前夕,电站占全国固定动力设备的73%,工作机器的电气系数达到82%,修筑了几千千米铁路和开凿了运河等大型工程,在荒凉的东部建立了新的工业区。这反映了苏联
A.商品经济繁荣B.工农业协调发展C.国际地位提高D.工业化成就突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