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3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工业化浪潮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因素引起的,其中包括优越的自然资源。富有创造力的工匠在先前的科学发展基础上实现了更大的技术创新。同时,致力于经济发展的政府也通过鼓励新发明、新贸易和银行体系的种种法规支持了工业化的进展。

——据皮特·N·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

材料二   19294月,苏联在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决议中提出,“根据国家工业化、加强苏联国防力量与不依赖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总方针,工业基建投资主要用于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它要占全部工业投资的78%”。到一五计划结束,苏联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28年的48%上升到1932年的70%。

——据陆南泉等《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任举两例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出现的技术创新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联工业化有何突出特点。并说明苏联“一五计划”取得的建设成就。
2 . 苏联从建国到二战结束,经济发展两次被战争打断,一次为国内三年战争,另一次则是世界大战。这一持续期间(即从建国到二战结束)苏联经济政策的共同点是
A.排斥市场在经济中发挥作用B.畸形投入大量资金发展工业
C.推行农业集体化的灵活政策D.最终由于个人崇拜丧失活力
2022-05-22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模拟暨选考意向导引卷历史学科试题
3 . 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为日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苏联经济的迅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加速发展战略”D.斯大林模式
5 . 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B.苏联模式的弊端
C.长期战争的破坏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2022-05-04更新 | 390次组卷 | 2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7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6 . 1921年底,列宁指出“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还退的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这种“后退”
A.适应了国内战争的战时需要B.勾画出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
C.恢复了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D.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8 . 列宁在苏俄经济建设过程中提出“在农民和工人之间,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我们的任务就是使国家变成一个批发商,就是经商做买卖”。列宁的这一论述意在
A.说明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B.强调政府职能身份的转变
C.建立苏俄的市场经济体制D.应对国内战争带来的危机
2022-03-20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考三模历史试题
9 . 1921年苏俄政府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某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这表明苏俄政府正在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2022-03-09更新 | 989次组卷 | 24卷引用:北京市2022年高二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2022高二下·江苏南通·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他对前领导人展开全面批评,震动了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他为大清洗中的受害者平反;积极推行农业改革,使苏联的民生经济得到改善。”文中的“他”指
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2022-03-05更新 | 39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性考试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