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中叶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在不少描述17世纪苏州丝织业工场手工业劳动状况的史料中经常出现“机户出资,织工出力”“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等文字表述,这些表述说明了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终结B.家庭手工业蓬勃发展
C.自然经济已经解体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 . 据史料记载,17世纪初,“我吴(苏州)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这反映出当地
A.社会矛盾尖锐B.农耕经济衰退C.手工经营废弃D.雇佣劳动兴起
3 . 《西台漫记》中记载:“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两者相资为生久矣。”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家庭手工业的破产B.新式生产方式的出现
C.手工业者地位提高D.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瓦解
2022-02-15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021-05-20更新 | 167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7 . 清朝前期广东佛山石湾制瓷业分工精细,已有坊主和雇工组成的东家行和西家行,通过双方的协议制定工价和劳工待遇等问题。《广东文物》记载:“石湾在全盛时代共有陶窑一百零七座,容纳男女工人六万有奇”。这说明广东地区
A.制瓷技术最为先进B.新型雇佣关系已相当普遍
C.官营制瓷业高度发达D.手工工场和新型生产关系出现
8 . 下表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中国工业发展的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的依据。
2020-07-31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可以用来研究
A.古代官营手工业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C.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古代家庭结构的变迁
10 . 明朝中后期,苏州出现“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的现象。这表明
A.小农经济逐渐解体B.官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C.生产分工更加细密D.新型经营方式已出现
2020-05-01更新 | 246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