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中叶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在不少描述17世纪苏州丝织业工场手工业劳动状况的史料中经常出现“机户出资,织工出力”“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等文字表述,这些表述说明了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终结B.家庭手工业蓬勃发展
C.自然经济已经解体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 . 从明朝后期到清朝中叶,在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的个别行业中出现了较大规模地使用雇佣劳动力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中国手工业
A.生产技术的提高B.资本投入的减少
C.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海外市场的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2021-04-01更新 | 415次组卷 | 138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饱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先从三列中各选取一点。三点之间要有相互联系,展开论述(要求:明确列出三点,联系符合逻辑,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0-09-29更新 | 621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末清初,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明朝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至康熙六年,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材料本质上反映出
A.自然经济趋向瓦解B.雇佣关系全面盛行
C.纺织业经济高度发展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020-08-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据史书记载,明万历年间,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至康熙六年,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机户、机业的出现,促使一批工商业市镇的形成。这现象表明,明清时期江南地区
A.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体
C.小农经济加速解体D.新生产关系出现萌芽
2020-08-0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认为,在研究明清的历史时,可将明清两代视作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社会。可以佐证该观点的历史现象是
A.资本主义萌芽B.自然经济解体
C.“交子”出现D.商人群体出现
8 . 有历史研究者认为,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2020-05-01更新 | 374次组卷 | 102卷引用:广东四会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
9 . 明代《苏州府志》记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日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材料反映了明代
A.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B.民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C.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D.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
2020-04-27更新 | 194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1年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