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据《新唐书》记载,“(唐初)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代宗时,始以亩定税,而敛以夏秋。”这反映了两税法
A.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B.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抑制了土地兼并的现象D.促进了均田制的稳定发展
2021-09-23更新 | 487次组卷 | 32卷引用: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卷--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2 . 唐代实行两税法代替租庸调制作为国家的赋税征收方式。两税法“不以丁身为本,惟以资产为宗”。这一政策的作用是
A.打击了地方藩镇的势力B.完成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3 . 嘉靖年间,广东地区的几次改革都以定额赋税为中心,赋役按丁粮征收,土地税增大,人丁税减少,最终实现以土地为唯一征派对象;赋役统一用银计算、合并编排,最终完成“由役入赋”的改革。这一做法客观上
A.压制了新生产因素的发育B.改变了封建租佃生产方式
C.削弱了封建制度统治基础D.适应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
4 . 明朝许孚远在《疏通海禁疏》中指出:“守汛兵众数千,年费粮赏五万八千有奇,内二万则取足于商税,若奉禁无征,军需缺乏,势必重敛于民,民穷财尽,势难取给。”这表明
A.明朝商税收入成为地方财政主要来源
B.明朝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C.明朝军费开支巨大造成财政入不敷出
D.国家征收商税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