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唐太宗时期将婚姻年龄定为“男20岁,女15岁”。唐玄宗时期,把结婚年龄又降低到“男15岁,女13岁”。唐代降低法定婚龄主要是因为(       )
A.刺激经济发展和赋役的需求B.适应社会愿意多生育的需求
C.社会上传宗接代思想的影响D.经济发展可以满足人口增多
2 .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确立起“催科四法”,要求每年征发赋役之时,每五户或十户为一单位,将每户田亩数、银米数、应完份数和限期,开列其上,一联三票(分交州县存档、差役应比和税户执有),发给甲首,挨次催缴,官吏不得插手,令自封投柜。“催科四法”的颁行
A.增加了基层赋役征收管理的成本B.有利于遏制民间土地户口隐匿现象
C.开户籍管理和赋役征收结合先河D.规范了基层赋役征收的原则和程序
3 . 明朝中后期,地方州县为应付征税而编制了实用文册——实征册,又名白册,逐步确立了田赋“定额化”的原则。 据此可知,白册制度(     )
A.扩大了征税的范围B.减轻了农民赋税负担
C.保障了国库的收入D.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
4 . 秦朝实行严格的上计制度。每年地方向中央报告情况,其中包括人口、垦田、刑狱、赋役等数字。由此可知,上计的作用是
A.加强基层控制B.监督商业流通
C.平抑地方物价D.控制人口增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户籍还有军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
A.缓和土地兼并B.促成社会分化C.强化社会控制D.发展商品经济
2019-01-30更新 | 1644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西贺州平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文综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代某一赋税制度改革,其主要内容:量出制入;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徭、杂税,但丁额不废;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垦田数为准,分别按照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两税户以户等纳钱,以田亩纳米粟。此改革
A.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适应土地占有状况的变化
C.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D.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8 . 明初建立了鱼鳞册和黄册的登记制度。鱼鳞册主要登记每块田地所有权的归属及其四至疆界,黄册登记每户人口的具体情况。该制度旨在
A.保障政府赋役征调B.促进小农经济成长
C.巩固大土地所有制D.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