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康熙时期,苏州阊门外的踹坊工匠“从前数有七八千余”,到雍正七年增至万余人,“皆系外来单身游民”。这一变化
A.表明匠籍制度已经被废除B.加剧了当时的人地矛盾
C.反映出资本主义开始萌芽D.得益于赋税制度的调整
2 . 据《新唐书》记载,“(唐初)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代宗时,始以亩定税,而敛以夏秋。”这反映了两税法
A.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B.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抑制了土地兼并的现象D.促进了均田制的稳定发展
2021-09-23更新 | 487次组卷 | 32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西汉文景时期,朝廷以田地产量的三十分之一向自耕农征收赋税,然而佃农向地主缴纳的地租往往超过田地产量的二分之一。这一状况导致当时
A.中央政府财政入不敷出B.重农抑商政策的颁行
C.朝廷严惩豪强兼并行为D.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2021-04-01更新 | 727次组卷 | 20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两税之立,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此赋税制度的实施
A.推动了租庸调制继续实行B.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加重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杜绝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2021-01-26更新 | 373次组卷 | 20卷引用:新疆阿勒泰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代户籍的类型繁杂、种类较多,出现了市籍、名籍、宦籍、簿籍等专门户籍,连牛马和兵器都有登录号,载入帐籍。汉代把户口与土地、赋税进一步结合,出现了各种以户口为基础的赋役种类。如:户赋、算赋、口赋、献赋等。由此得知汉朝户籍制度
A.促进了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B.有着严格的世袭性和等级性
C.严重地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D.需要强大的中央集权为支撑
2020-11-01更新 | 544次组卷 | 16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为解决财政困难,唐朝实施”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人丁为本”即改变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该制度是
A.租调制B.两税法C.租庸调制D.均田制
2020-07-09更新 | 183次组卷 | 15卷引用:新疆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明清经济史》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产,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中国人口发展史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清朝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简要评价。
2016-11-27更新 | 5028次组卷 | 46卷引用: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到清代乾隆皇帝时,1741年突破1亿,1776年达到2亿,1790年超过3亿。到道光皇帝时的1834年突破了4亿人口,这种人口的大量增长对中国来说
A.对传统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B.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C.是长期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D.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产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