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安史之乱后,南方有户184万,垦田162万顷。按相同的标准,如果此时继续推行租庸调制,可得租330万石米,而实行两税法,则可得1620万石米。故当时尽管受到一些人的反对,德宗还是坚决实行了两税法。由此可知(     
A.推行两税法是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经济重心南移是实行两税法的原因
C.南方地区是国家赋税收入主要来源D.推行实物税收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2023-08-15更新 | 1127次组卷 | 20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雍正元年(1723年)在全国范围推行“摊丁人亩”,即不再按人丁征收丁银,而是将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丁税全部摊入地亩一体征收,宣告了近两千年来的人头税制由此基本结束。“摊丁入亩”的推行(     
A.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减轻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
C.缓解了清朝的统治危机D.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3 . 隋末以来,民众自残手足的现象屡有发生,时人称为“福手福足”。唐太宗不得不在贞观十六年下令对这些自残者“据法加罪,仍从赋役”,严惩自残者。唐太宗此举意在
A.宣扬儒家伦理纲常B.确保民众身心健康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D.全力推行严刑峻法
4 . 从商鞅变法到隋唐,政府重视对户口的清查和统计。然而,明清时期,政府却重视土地的清丈。这一变化说明政府
A.主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B.对农业经济的依赖减弱
C.国家治理能力逐渐衰退D.赋税征收标准发生变化
2019-12-01更新 | 602次组卷 | 17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代均田制基本沿袭隋代,但唐代进一步缩短百姓成丁入老的年龄,把三分之一的男子排除在足额授田的范围之外,同时增加对其他社会成员特别是某些非农业人口授田的内容。这反映了唐代均田制
A.抑制了土地兼并的行为
B.促进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C.有利于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D.维护了官僚集团的利益
6 . 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2018-06-09更新 | 18335次组卷 | 18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古代鱼鳞图册中详细登记了每块土地的编号、土地拥有者的姓名、土地亩数、四至、以及土地等级,还把每块土地形状绘制成图,每册前面又有土地的综图,仿佛鱼鳞一般,因此称“鱼鳞图册”。据此。鱼鳞图册是
A.全国正式出版的地图
B.全国赋役征收的依据
C.全国人口普查的依据
D.全国水利治理的依据
8 . 北魏冯太后说:“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此制度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社会现象。从材料中可以判断,此社会现象是
A.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
B.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
C.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
D.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
2016-11-27更新 | 301次组卷 | 29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到清代乾隆皇帝时,1741年突破1亿,1776年达到2亿,1790年超过3亿。到道光皇帝时的1834年突破了4亿人口,这种人口的大量增长对中国来说
A.对传统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B.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C.是长期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D.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产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