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工业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纪录片《大国崛起·英国》记述了从1719世纪英国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的历史进程。如表所列为英国在这一进程中的历史事件。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1600年 伦敦商人组建东印度公司

1624年 第一部专利法《垄断法规》颁布

1649年 查理一世被处死

17世纪中后期 三次英荷战争

1756年—1763年 英法七年战争

1771年 阿克莱特开办水力纺纱厂

1840年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材料二   19世纪末,每一个大城市都有一个或几个挤满了工人的贫民窟,仅在伦敦万人聚居的贫民窟就有20个以上。大部分居民的生活都围绕工厂展开,但当时城市在居民供水、污水处理和卫生保健等方面十分落后。垃圾粪便在城市街道上随处可见,严重损害了居民的身体健康。

——摘编自李明超《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城市社会问题及初步治理》


(1)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一中的“英国历史大事年表”补充两件大事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出现的城市问题,并据此提出一条治理建议。
2022-04-04更新 | 163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自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加速,同时出现了反全球化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下半叶,韦奇伍德在其制陶厂首创原始的计时系统,即用打铃召集工人。根据韦奇伍德的指示,早晨545打铃起床,准备上班;830打铃吃早餐;900打铃上班。如此循环,直到天黑看不见干活才打铃下班。整个工厂分为若干个车间,……每个车间的工人只负责自己的事务和生产工序,所有工人均依据其从事不同工种分配在不同车间。共雇佣278名工人……为监督工人守时,韦奇伍德还专门雇佣一名监工,工人进厂后,监工为工人分配任务,对那些准时上班者给予鼓励,……,对于那些超过预定时间的迟到者,则给予提醒,如果屡次迟到并累计到一定次数,将予以停发工资。

——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材料二   20世纪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

1933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1936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944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947关贸总协定签署
1956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材料三   令人震惊和值得的深思的是西方国家既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又是反全球化的主阵地,西方国家反全球化的主要群体是担心失业,担心丧失福利,害怕经济利益受损的弱势群体。

——王晓梅《西方国家弱势群体“反全球化”的根源》

……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部分发达国家反全球化,由民间变为政府牵头,英国脱欧、美国退出TPP、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都说明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成为反对全球化的推动力量。

——姜少敏《经济全球化、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力量的博弈过程、现状与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厂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世界经济发展的变化,并指出影响这些变化的重大事件或现象。
(3)根据材料三,指出西方国家“反全球化”力量的变化和原因,据此谈谈你对“反全球化”的认识。
3 . 历史是人们在时间中的经验,但是那种经验却是发生在地理的空间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

材料二   1488-1763年欧洲海外活动大事年表

1488年,迪亚士达到非洲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达到美洲。
16世纪初,葡萄牙在非亚洲建立殖民据点
16世纪中期,西班牙成为拉丁美洲殖民帝国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7世纪初,英法荷先后成立东印度公司
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海上马车夫”
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1621-1674年,先后爆发三次荷战争
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英国取得法国在北美洲殖民地和向西属美洲殖民地贩卖奴隶权。

材料三   (英国拥有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用作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和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大西洋由“一道栅栏”变成“一座桥”,该变化源于哪一重大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88—1763年欧洲海外活动主要的活动方式。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发生的原因。
2022-04-10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大埔县虎山中学、梅县区高级中学、丰顺县东海中学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一4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机器与工业社会自18世纪下半叶始,以机器发明为标志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波及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器与工业社会大事年表

1733(英)约翰·凯伊发明飞梭
1765(英)詹姆斯·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5(英)埃德蒙·卡特莱特发明动力织机
1797(美)埃里·惠特尼将标准化零件引入制造业
1829(英)乔治·史蒂芬森发明机车——火箭号
1832(英)选举改革把选举权扩大到下议院
1833(英)工厂法案限制纺织厂雇佣妇女和儿童
1842(英)煤矿法案限制煤矿雇佣妇女和儿童
1848(德)卡尔·马克思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1851(英)伦敦水晶宫博览会
1879(美)爱迪生发明实用电灯
1913(美)亨利·福特将流水线引入汽车制造业

——依据世界史教材整理

材料二   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材料三   19世纪,奥斯曼、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在奥斯曼、俄罗斯和中华帝国,保守的统治者有能力限制改革的范围:虽然他们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其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而在日本,反对派倒幕运动的成功使改革者们有机会进行比在奥斯曼、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彻底的改革计划。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四   19世纪的帝国主义扩张几乎完全是欧洲人的事。但是到这一世纪末,两个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出现在世界舞台,它们是美国和日本。美、日两国都在19世纪末实现了快速工业化,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当欧洲列强的旗帜在全世界飘扬时,美、日两国的领导人决定,他们也要参与建立全球的帝国主义秩序。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材料一“机器与工业社会”表现出哪些特征?
(2)材料三“反对派倒幕运动”的结果是什么?带来什么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机器与工业社会”的认识。
2022-06-10更新 | 182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为《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份大事年表

1800--1850年欧洲蒸汽驱动工业能力急剧增长

1811--1813年英国动用1.2万军队镇压捣毁机器的暴民

1842年埃德文·查德威克的《劳动人口的卫生状况》详细披露了曼彻斯特糟糕的生活条件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问世

1851年伦敦水晶宫举办首届世界博笕会

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问世

——摘编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   下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一幅描绘英国工业城镇的围画


使用蒸汽机为动力的工厂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反映的三种历史现象,并说明其内在联系。
(2)如果把材料二用于研究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请分析说明材料二的史料价值。
6 . 人类历史是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中不断发展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前几个时代中的地区孤立与19世纪的欧洲统治世界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在经济上,这一时期,欧洲人将他们的贸易活动实际上扩展到世界各地,尽管他们不能开发那些大块大陆的内地。虽然洲际贸易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但贸易量仍远远低于以后几个世纪中所达到的数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促使欧洲人“贸易活动实际上扩展到世界各地”的前提条件,并扼要概括全球联系初步建立的四种主要表现形式。

材料二   工业革命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移民。19世纪20年代中,总共才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有大约260万人离开欧洲,而在19001910年间,移民人数达到900万,也就是每年有近100万移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50年代以来欧洲大规模移民的原因。

材料三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国际重大事件年表(主要依据教材整理)

时间国际大事
1989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1993欧盟成立,继续向政治经济一体化迈进
199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水平
1999二十国集团组成
2001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00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2013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2015联合国第66届大会通过《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
2017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
2019不结盟运动第18次首脑会议举行,峰会强调推动多边主义,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特点,并指出当下中国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提供中国方案的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
2021-06-24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临平、萧山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下·浙江绍兴·阶段练习
7 . 历史是人们在时间中的经验,但是那种经验却是发生在地理的空间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

材料二   1488-1763年欧洲海外活动大事年表

1488年,迪亚士达到非洲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达到美洲。
16世纪初,葡萄牙在非亚洲建立殖民据点
16世纪中期,西班牙成为拉丁美洲殖民帝国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7世纪初,英法荷先后成立东印度公司
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海上马车夫
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1621-1674年,先后爆发三次荷战争
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英国取得法国在北美洲殖民地和向西属美洲殖民地贩卖奴隶权。

材料三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用作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和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大西洋由“一道栅栏”变成“一座桥”,该变化源于哪一重大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对世界市场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材料二从活动方式和范围两个角度,概括1488—1763年欧洲海外活动的主要特点。
(3)根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发生的原因。
2021-03-06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新东方】绍兴高中历史00019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3年,英国开始建设远距离通讯电缆,到1880年,英国海底电缆达到156105公里,控制了全世界海底电缆的2/3,连接着英国和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非洲。英国着力宣传格劳秀斯的“公海自由”理念,对各国主张的领海范围加以限制,坚持领海3海里这一原则。19世纪初起,英国开展扫荡海盗的行动,使猖獗的海盗行为很快减少,并在全球航运节点和军事要冲建立据点和要塞。英国还与法国、奥地利、俄国、普鲁士等七国签署《巴黎海战宣言》,阻止掠夺他国海上贸易财富的私掠船制度的发展。1860年,英法签署条约,双方承诺取消或大幅消减进口关税,亚非拉国家也在英国炮舰威胁下被迫开放市场。英国首先实行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国货币的基准和国际贸易的硬通货,以后各国纷纷转入金本位制。

——摘自《经济社会史评论》(2017.1.第56-67页)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在19世纪世界经济活动中扮演的主要角色。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其积极影响。

材料二   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概况

机构概况
商部清承明制,六部的户部、工部主管财经。1903年,清仿西政改制,增设商部,制商法,鼓励实业。
农工商部1906年,工部并入商部,改为农工商部,颁布了一批章程。另设邮传部,主管交通,户部改为度支部,仍管财政。
实业部19121月,南京临时政府设财政、实业、交通三部。由于存在时间短,除颁布一些政策法令外,具体业务还未开展。
农商部19123月,北京政府将实业部细分为农林、工商两部。191212月,又合并为农商部。期间广采西法,初步形成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规体系。

——据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2)据材料二,概括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反映出的社会经济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变革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三   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

1944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
1947《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签署
1949苏联等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1992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93欧洲联盟成立
1994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1995世贸组织建立
200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初期世界经济体系的新特点。
2021-01-27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影响深远之工业革命技术的变革在推动人类历史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活动、社会结构、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事年表

1733约翰·凯伊发明飞梭【注①】
1765詹姆斯·瓦特改良蒸汽机
1779萨缪尔·克朗普顿发明骡机【注②】
1785埃德蒙·卡特莱特发明动力织机
1797埃里·惠特尼将标准化零件引入制造业
1829乔治·史蒂芬森的机车—火箭号—达到时速45公里
1832选举改革把选举权扩大到下议院
1833工厂法案限制纺织厂雇佣妇女和儿童
1842煤矿法案限制煤矿雇佣妇女和儿童
1848卡尔·马克思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1851伦敦水晶宫博览会
1856贝西墨转炉发明【注③】
1913亨利·福特将流水线引入汽车制造业

【注①】飞梭是安装在滑槽里带有小轮的梭子。飞梭的发明,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也刺激了对棉纱的需求。

【注②】萨缪尔·克朗普顿发明的骡机集中了水力纺纱机和珍妮纺纱机的优点,可以推动更多的纱锭,纺出细致而牢固的纱线。

【注③】转炉是炼钢炉的一种。

材料二   工业化过程包括对非生物能源的利用、机器制造品对手工业品的替代以及新型企业和劳动组织的产生。与工业化一起到来的是人口的大量增长、大规模移民与迅速的城市化,劳工阶层的壮大增加了对工业产品的需求。工业化过程中的社会经历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大量高质量低价格的商品被生产出来,生产力的发展转变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工业化逐渐触及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西欧、北美和日本在英国的带领下走向工业化,而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逐渐依赖于向工业国出口原料。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进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述作者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观点。
(3)综合材料一、二,谈谈你眼中的工业革命。
10 . 历史是人们在时间中的经验,但是那种经验却是发生在地理的空间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

材料二   1488-1763年欧洲海外活动大事年表


材料三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用作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和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大西洋由“一道栅栏”变成“一座桥”,该变化源于哪一重大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对世界市场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从活动方式和范围两个角度,概括1488—1763年欧洲海外活动的主要特点。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发生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