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00年前后,英格兰每年的煤炭产量大约是250万吨。英国的经济能比荷兰更长久、更持续发展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英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并且较早、较大规模地进行开发利用。随着英国人口增长,到16世纪晚期,可供做燃料的森林面积缩减,英国面临一场能源危机。1640~1649年间木材价格比1450~1459年间上涨了约5倍。英国在18世纪靠大批开发煤炭这种能源储备摆脱了木材短缺的困境。煤的使用逐渐从单纯提供热能向主要提供机械能转变。

——摘编自舒小昀《工业革命:从生物能源向矿物能源的转变》

材料二   能源转型示意图


——摘编自张宁等《国内外能源转型比较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际能源转型的规律特征。
2022-03-16更新 | 218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崀山培英学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当然,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1780年,英国的铁产量还比不上法国,1848年已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总和。它的煤占世界总产量的2/3,棉布占1/2以上。……英国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加工成工业品,然后再运出去。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1500年前后”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指出在这一事件影响下的世界市场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40年代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并分析形成这一地位的根源及对世界市场影响?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归纳推动19世纪末“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形成因素。
3 . 贸易自由主义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其进程中,也时常出现贸易保护主义的回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18世纪漫长的向资本主义经济形态过渡时期,适应商业资产阶级需要的重商主义的保护政策一直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直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在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下,才开启了以不威胁本国工业绝对优势地位为前提的自由贸易进程。即便如此,也不能说19世纪出现过一个全球自由贸易阶段,因为19世纪的贸易自由化主要是英国及其帝国殖民地或附属国单方面采取的自由贸易。相反,19世纪后期,主要国家如德国、奥匈帝国、俄国、法国、美国、意大利都实行高关税,贸易保护被看作当时文明国家的正常政策。

——摘编自陈人江《关于世界贸易史的几个事实》

材料二   1930年美国总统胡佛签署了《美国关税法》,增加了应纳税目和提高了关税,招来了贸易伙伴的报复,引发了贸易战,使得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雪上加霜,也加剧了世界经济危机。二战后,美国力推自由主义贸易政策,构建“自我利益的多边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滞胀,国内对抗自由贸易的势力迅速发展,新保护主义抬头,其国际贸易政策在此时期充满摇摆性和矛盾性,即自由主义贸易政策和保护主义贸易政策交替运用。

——郭百红顾学华《美国国际贸易政策演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背景,并说明“不能说19世纪出现过一个全球自由贸易阶段”的理由。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国构建世界经济体系突出“自我利益”的表现,并归纳“新保护主义”出台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
4 . 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拓展而形成的;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时代到来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市场,是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是通过商品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它发端于15世纪末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形成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势力从欧洲扩张到全世界的历史,就是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到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

——摘编自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向中国倾销商品,中国在1864年到1876年间,还间或有过出超,自1876年以后历年都是入超。1885年以后,进口棉纺织品的比重超过鸦片,占据中国进口首位。中国对外出口的主要还是农产品,在出口货物中,茶叶仍然占据首位,但是由于日本茶和印度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它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

——摘编自李侃、李时岳等编著的《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市场形成对中国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0年,洛克菲勒和安德鲁斯一道,在俄亥俄州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两年后,标准石油公司开始启动垄断炼油厂、控制价格计划,并很快成为世界最大的炼油集团。到1878年, 标准石油公司的石油年产量达到3300万桶,业绩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1882年,标准 石油公司宣布为爱迪生发明的第一座中央发电系统提供润滑保障。同年底,标准石油公司 以信托形式,并购了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和纽约标准石油公司。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标准石油公司不择手段地疯狂敛财,以及对同行的垄断性打压,小洛克菲勒(洛克菲勒之子)成了一个富可敌国却名声扫地的人。

——摘编自林蔚仁《艾克森美孚:石油六世帝国》

材料二 在(20世纪)60年代石油会战中,全国有50。多家工厂企业为大庆生产了机电产品和设 备,200多个科研、设计单位和企业在技术上支援了会战,而全国石油系统则集中了包括部 长余秋里在内的4万多人和大批设备、物资到大庆。这4万多人在荒原上,先大规模勘探, 继之进行开发生产试验,然后进行大规模油田建设,在三年多时间里,便建成了一个年产 600万吨原油能力的大庆油田。石油会战典型地体现了“大科学”体制的特点和成效。

——摘编自段治文《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敌国”和“名声扫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美石油工业崛起方式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石油 会战”的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不列颠百科全书》,又称《大英百科全书》,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知名也是最权威的百科全书。1771年在苏格兰爱丁堡出版,共三卷,以后不断修订出版。1788年至1797年出版的第三版奠定了《大英百科全书》后来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工具书之一的基础。1820年爱丁堡的布莱克兄弟的出版社收购了《大英百科全书》,他们出版了第七和第八版。1875年至1889年出版的第九版被称为学者版,有人称它为英语百科全书历史上的顶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了方便今后每年修订,第15版百科全书就把内容全部制作成了电子版。1994年正式发布的《大英百科全书网络版》受到各方好评,多次获得电子出版物有关奖项。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和手机网络的应用和普及,百科全书依然不甘落后,于2000年,推出第一个掌上电脑移动版本。2012年3月宣布停印纸质版,将全面转向数字版。

——摘编自《辞书研究》(1986年04期)等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不列颠百科全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时间节点,概括当时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时间节点和阶段特征,史实准确全面。)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世纪,欧洲的黄金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多公斤,白银从700万千克增加到2140万千克…… 物价上涨使靠工资为生的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日趋贫困。按传统方式征收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收入减少了。新兴的资产阶级靠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和高价出售产品而得到好处。
材料二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欧洲的哪一历史现象?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简要概括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2017-07-2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东县两市镇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恩格斯
材料二       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高昂的仪器和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取代了孤独的发明家和阁楼作坊。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作用。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背景。
(2)材料二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一特点?根据所学知识,概括这次科技革命的主要科技成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