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应该是(     

A.科学技术与生产、销售的结合程度越来越紧密
B.财富驱使着人类不断在科技上创新发展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没有科技含量
D.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022-01-1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英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德国大学生人数统计表。据此可
A.神学世界观已经被摒弃B.高等教育得到普及
C.政治革命影响大学教育D.教育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2021-07-2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两次工业革命
A.英美两国都发挥了领头羊的历史作用
B.都在重工业生产领域出现了重大突破
C.都源于科学技术对生产领域直接推动
D.都促进了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
4 . 随着欧洲大陆国家开始工业化,其国内的工业生产替代了进口,英国出口的商品在欧洲大陆的市场份额日益下降。到1913年,英国已经基本失去美国市场,当时美国占英国商品出口市场中的份额仅为5%。这反映了
A.英国经济落后于欧美其他国家B.欧美普遍完成工业革命
C.帝国主义国家间的贸易竞争加剧D.英国还未失去欧洲和美洲的市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维尔纳冯西门子,在念完中学后参军。西门子在服役期间对电报技术产生了很大兴趣,并发明了在十九世纪间流行一时的指南针式电报机。作为物理学家,西门子对技术的喜爱直接影响到了西门子公司的发展。创建时西门子除了依靠电报业务外,就以发展和推广新技术支撑主要业务的发展。

1866年,西门子提出了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并由西门子公司的一个工程师完成了人类第一台自励式直流发电机。同年,西门子还发明了第一台直流电动机。西门子研发的这些技术往往马上被产品化投入市场,或者将其应用到新的产品中。例如电梯、电力机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等都是西门子公司利用其创始人的发明最先投入市场的。讽刺的是,直到20世纪末才开始有所发展的电动汽车也是西门子公司在1898年最先发明的。

——摘编自《西门子自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门子研究发明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门子研究发明的时代背景。
2021-06-2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行知宏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世界贸易的发展不断推动世界从孤立走向整体,世界联系日益密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主要的环球贸易路线(1400~1800年)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材料二   地理大发现后,新的商品开始在欧洲市场上出现。美洲的烟草、可可,中国的茶叶、瓷器,印度的蔗糖、香水,北亚和北美的毛皮,都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咖啡、大米、香料、布匹等的交易量也大增。欧洲人还取得了许多新的渔场、林场。由地理大发现带来的舶来品还使一些新的工业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廉价金银的大量流入使欧洲人能够消费至少1/5的金银用于装饰,生产金银质的花边、布料、刺绣品、首饰,金银加工工业得到发展。……欧洲的各种商品,主要是手工业产品也大量倾销到东方沿海国家、东非、美洲,流入北亚。在商业利益的刺激下,三角贸易(奴隶贸易)也得到了发展。

——摘编自萧国亮《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

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
187022%8%13%10%
191315%11%13%8%4%

——根据【德】库钦斯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编制

材料四   世界市场的形成在16世纪早期。世界市场形成以后,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它就不断地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延伸和发展。从18世纪最后的30年到19世纪初,欧洲国家和美国先后进行了产业革命,建立了大机器工业生产,这对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张幼文、金芳著《世界经济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00~1800年期间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和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
7 . 科学引领发展,技术助力生活,科技史亟需全人类省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8世纪晚期,(英国)已经有了跃进的感觉。人力和畜力已经被机器和非动物的能源所代替或补充:煤、铁等产量大幅增加。促使这种变化的一个必要的杠杆,就是发明。……没有发明的话,就不可能在产量上实现那么巨大的增长。(但发明)很少直接受益于理论科学,而更多是得益于经验。此外,像1754年在英国成立的皇家工艺、制造业与商业奖励协会这样的团体,则把发明创造的精神纳入了有用的轨道。……发明家的社会背景很不相同,从水磨匠到牧师,应有尽有。

——摘引自(英)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二   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电磁学理论直接导致了电力工业的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电解定律、电磁场方程……的发现和创立,使得电磁学理论日臻完善。19世纪6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汽轮机等等的相继发明和应用,无不建筑在此理论基础之上。

——引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美国在日本投掷的原子弹使远距离战胜敌人的梦想变为现实。不久,苏联也研制出了核弹,开启了核竞赛的危险游戏。20世纪50年代,一方面人们只在所谓的“代表战”(冷战时期的词汇)中进行“低强度”的战斗,另一方面美苏都加强核武器研制。1952年,美国研制出了第一枚比1945年原子弹威力还强1000倍的氢弹。一年后,苏联也制造出氢弹。60年代开始研制的弹道导弹最具毁灭性。为此,美苏还上演了一起惊心动魄的事件。70年代,双方都对对方持有的近万枚弹道导弹十分忌惮,因此建立了直接联系的热线,防止灾难发生。

——摘编自(西班牙)马尔瓦莱斯《从投石索到无人机:战争推动历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人类结束对水力、畜力和风力依赖的标志,并概括18世纪英国发明成果不断涌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一句话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三中“代表战”及“惊心动魄的事件”名称。关于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利弊,众说纷纭,通常认为科学对人类的生活是一把“双刃剑”。根据材料一二三与所学,从人类向“距离”挑战的角度论证此观点。
8 . 1901年美国金融巨头摩根收购了卡内基的钢铁公司,成立了美国钢铁公司;后来又不断兼并其他中小公司,最终控制了全国钢产量的65%。这一现象
A.推动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背离了自由资本主义思潮
C.有利于企业优化经营管理D.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021-06-01更新 | 6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面表格反映了英、美、德三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时间英国美国德国
1860年27.59.16
1900年191312

A.垄断组织的出现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交通工具的改进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2021-05-1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盂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资本开拓世界市场的过程中,大工业国工人的不断过剩,大大促进了国外移民的流动和把国外变成殖民地、变成宗主国的原料产地的想法。因此,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马克思指出,在开拓世界市场的过程中,资产阶级使乡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摘编自曾庆伟《两种“中心一边缘”理论:世界市场与经济世界》

材料二   无产阶级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展开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最初,他们的斗争常常是破坏机器、捣毁工厂。后来他们逐渐认识到,失业和贫困的根源不在于机器的使用,而在于资本家的剥削和压榨。于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水平逐渐提高到新的层面——通过罢工、起义等斗争方式迫使资本家提高工人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地位。宪章运动就是这些斗争中很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宪章运动在当时没有取得成功。后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1848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诞生并传播开来。

——摘编自《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次工业革命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48年诞生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并分析这一理论产生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