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1875年以前,欧洲殖民者在非洲具有一些小型海岸殖民地和武装据点,很少拥有大区域殖民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这主要是因为
A.殖民者对非洲资源的需求B.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C.欧洲各国的殖民竞争加剧D.非洲成为最后一块殖民地
2 . 1893~1897年经济危机后,美国出现了公司合并的新高潮(见下表),这说明(     
公司数量10个30个129个……全国总计318个
资产平均总额1亿美元5000万美元1000万美元……总资本额72亿美元

A.经济危机助推垄断组织的发展B.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C.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D.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 . 下表是20世纪初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据此可知当时的德国
时间1901年1908年一战前
汽车工业工人人数1773人12400人50000多人
年产量884辆5547辆20000辆
A.正在进行全面发动战争的准备B.汽车工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C.政府全面干预汽车工业的发展D.轻重工业的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2021-10-20更新 | 194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世纪30年代,女装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白麻布、薄纱、蝉翼纱、条纹毛织物,而19世纪晚期后,人造染料、人造纤维的发明改变了衣料,人造丝袜成为女性的时尚用品。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
A.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B.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发展
C.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D.女性审美情趣发生重大变化
2021-09-27更新 | 537次组卷 | 30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以来,全球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历史发展发生重大变化。

材料一   1518世纪,由于各种现实动机与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都发起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欧洲人开辟了多条新的远洋航线。欧洲影响力的扩大有助于全球性的交通、通信和交流网络的建立……在错综复杂的贸易网络中诞生了一个世界性的经济体系。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等

材料二   19世纪末以来,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方法是其对现代能源(即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电力而不是木材)的消耗,因为这既表示一个国家利用各种无生命能源的技术能力,也表示了其经济发展速度。

18901913年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相当于百万吨煤)

国家╲年份1890190019101913
英国145171185195
德国71112158187
法国3647.95562.5
奥匈帝国19.7294049.4
俄国10.9304154
意大利4.559.611

——摘编自【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材料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西方国家出现了明显的逆全球化倾向……本轮逆全球化动向具有强烈的政治力量主导性。过去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力量来自于民间社会、政治力量则激励助推经济全球化,但如今这种局面似乎发生逆转。欧美国家利用国家权力限制本国资本、企业的自由流动,强行干预自由市场机制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国家经济管制极端化。


根据材料,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欧洲探险者”及其开辟出的“交通和交流网络”的主要史实。
(2)根据材料二表格,概括欧洲各主要国家能源消耗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指出“本轮逆全球化动向”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2021-08-2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目录摘录

第一编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二编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
第六章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
第七章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16001763
第三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
(一)优势的基础
第十章科学革命
第十章工业革命
第十二章政治革命
一、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英国革命
三、启蒙运动
四、美国革命
五、法国革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西方优势地位的确立”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问题详解
2021-08-16更新 | 167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西北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许多人提出不同解释。有些人强调圈地的后果,认为圈地运动把农民赶离土地,迫使他们到工业生产中寻找出路。有些人说英国的海外殖民地提供了原始资金,让英国的工业得以发展。还有人认为地理位置也是重要因素,英国是岛国,海上交通便利,又处在世界贸易的有利位置上,易于开辟世界市场。当然,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存在的,还有根本的一个因素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   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积极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在英国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2021-07-2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50-1900年各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简表

年份175018001830186018801900
英国194.39.519.922.918.5
法国4.04.25.27.97.86.9
德意志诸邦/德意志2.93.53.54.98.513.2
俄国5.05.65.67.07.68.8
英国北美13殖民地/美国0.10.82.47.214.723.6

——摘编自贝洛赫《1750-1980年的国际工业化水平》


从上表中提取一国或多国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9 . 据统计,1907年,德国的大型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0.9%,但占有了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个最大的企业占有了几乎1/3的蒸汽动力和电力。这反映了此时德国
A.生产关系经历变革B.经济思想发生变化
C.开启了近代化历程D.工厂制度应运而生
10 . 新航路开辟后葡西英法等国开始了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进一步加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除少数地区外,基本上被殖民者瓜分完毕,资本主义国家殖民体系最终建立。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一步步建立说明了
A.商品输出是西方国家对外扩张的主要原因
B.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带给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只有灾难
C.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美国成为了最主要的殖民国家
D.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特点是殖民体系形成的重要原因
2021-06-15更新 | 30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