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0 道试题
1 . “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正确理解是
A.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B.工业革命在世界各国爆发
C.资产阶级革命波及世界各地D.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2020-06-11更新 | 174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和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签订了《柏林会议关于非洲的总议定书》,其中第三十四条规定如下表所示
第三十四条
今后占领目前在其领地外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某领土的国家,或迄今没有这类领地而即将获得这种领土的国家,以及将要承担保护权的国家,应该向本议定书的签字国呈送与此有关的相应文件及声明,以便使后者在必要时有可能申述自己的要求。

上述材料表明该议定书签订的目的在于
A.协调殖民者与非洲国家的矛盾B.维护英国的侵略计划
C.协调西方列强在侵略中的冲突D.解决列强在埃及的争夺权
4 . 时移世易,大国兴衰,各领风骚数百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将1350—1650的300年时间,视为“漫长的16世纪”。这一长时段的划分,就是为了对应当时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明朝中国(1368—1644)在世界史上的辉煌地位。与此相对应,社会史学家阿瑞吉(GiovanniArrighi)则提出了另一个长时段的分期概念——“漫长的19世纪”(1650—1915)它标志着中国与欧洲之经济社会开始走向分道扬镳的道路,随之而来的就是:中国、亚洲的形象在欧洲中心主义的“世界史叙述中”的全面贬值

——据韩毓海《重新思考19世纪》

材料二   在中国,专制君主不持偏见,一年一度举行亲耕礼,以奖掖有用之术;一切官职均经科举获得;只把哲学作为宗教,把文人奉为贵族。看到这样的国家,他们(18世纪法国部分启蒙思想家)叹为观止,心驰神往。

——据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三   如同西班牙漫长的16世纪、荷兰漫长的17世纪、英国周期漫长的19世纪一样,美国漫长的20世纪进入百年周期的终结阶段。

——据王湘穗《博弈式共生的中美关系》


请回答:
(1)推断材料一中布罗代尔和阿瑞吉对长时段历史分期各自所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
(2)指出材料二中的“他们”对中国的形象认知,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他们”得出这种认知的原因。
(3)材料三中荷兰、英国、美国确立各自的“漫长世纪”有哪些共同因素?你是否同意美国“漫长的20世纪”进入了终结阶段?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5 . “civilization”(文明)一词在传统英文写作中用作单数名词,19世纪开始,英文著作中将“civilization”改作复数。进入20世纪,“civilization”再度恢复单数,不料到了20世纪末,英文报刊又逐渐将“civilization”用作复数。对“civilization”各阶段单复数形式变化原因,下列分析哪项比较符合事实
A.19世纪的民族解放运动迫使西方人承认多元文明
B.19世纪前世界各地区文明都是同样的农耕文明
C.20世纪末全球化浪潮推动文明的多样性发展
D.20世纪初资本主义文明一统天下
6 . 美孚石油是世界特大型石油公司, 1899年时销售额已达到11000 万美元,股东有3500个。同时美孚与花旗银行相互渗透,不仅控制了6家银行,而且还控制了混合铜矿公司、都会证券公司等5家大公司。美孚与花旗银行的联合反映了
A.生产方式的转型B.企业技术革新的加速
C.跨行业垄断组织的出现D.产业结构的调整
7 . 1870年,美国有990万人居住在663个城市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1920年,有5020万人居住在9722个城市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0.9%。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的美国
A.已经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B.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发展
C.各城市经济发展趋于平衡D.城市数量与规模超过英国
8 . 公元1500年以后,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逐步走向整体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 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请回答:
(1)在世界史上促成“天堑”变“通途”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指出这一事件与图二、图三之间的内在联系。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三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19世纪的前期后期各出现了哪些?(各举两例)而导致这些交通工具革新的动力发明各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写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
2020-03-2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涑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从下图《19世纪晚期美国纽约街景》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①电力广泛应用                        ②电极大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③人们处在相对和平稳定时期       ④交通领域发生了革新
A.①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020-03-2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涑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中美两国展示了各自的代表性展品(见下表)。两国代表性展品的差异说明了
国家代表性展品
美国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留声机等
中国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器,景泰瓷器等

A.中国已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
B.中美两国经济发展模式根本不同
C.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D.中美两国的政治制度根本不同
2020-03-1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2019-2020学年高一3月线上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