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0 道试题
1 . 19世纪80年代,英国议会相继颁布了三部《工人阶级住房法》,授予了首都工务委员会清除和改造贫民区的权力。1894年又制定法律强调,政府不仅要提供用于购买贫民窟和补偿搬迁居民的贷款,也要为新建街道和下水道等配套设施提供贷款。英国议会此举的直接目的是
A.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B.全面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C.依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D.提高工人阶级政治地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英战争结束后的)1816年,为了抵制英国商品的倾销,保护本国工业,美国政府颁布了《关税法》,据此连续3年对棉纺织品征收了25%的关税,从而使本国轻工业特别是棉纺织工业获得了较快发展……从19世纪20年代起,新英格兰的棉纺织业成为美国最大的产业,也是世界上生产率最高的产业之一。在它的带动下,其他产业蓬勃兴起,特别是1843~1870年的“北方工业起飞”,铁路修建、重工业发展尤为迅速……1860年,美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大制造业国家。到1880年,美国工业产值超过英、德两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摘编自【美】龙多·卡梅伦《世界经济史——从旧石器时代至今》

材料二   棉纺织业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基础和核心,正是围绕着棉纺织产业,其他制造业才得以快速成长和发展。英国在整个棉纺织业发展过程中,主要依靠并试图牢牢控制地中海沿岸和西印度群岛、英属印度以及曾经的北美殖民地提供原棉供给的区域,将其进口原料高度集中在利物浦棉花交易港。到1880年,棉纱布匹产量超过欧洲其他国家产量的总和。除此之外,英国的钢铁生产、煤炭生产也居欧洲领先地位,1870年,世界生铁产量的一半以上出自英国。

——摘编自马瑞映、杨松《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棉纺织产业的体系化创新》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早期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国和美国工业化的异同。
3 . 这一时期,电力、电器、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出现,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里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A.传统工业逐渐退出社会B.轻纺工业日趋减少生产
C.重化工业日益占据主导D.工业发展渐趋依赖科技
2020-02-02更新 | 407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博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7世纪,在荷兰政府的支持下,一些大商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19世纪末,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建立
A.都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B.都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产物
C.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D.都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然结果
2020-01-17更新 | 1693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883年4月,北美的铁路大亨们决定,将北美铁路时间标准的数量从约50个减少到4个。11月,铁路标准时间在北美正式施行。没过几天,大约有70%的学校、法庭和地方政府采用铁路时间为自己的标准时间。波士顿、华盛顿、纽约、芝加哥等城市开始分享同一时间。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美国
A.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迁B.垄断渗透到社会生活
C.科学技术水平领先世界D.联邦集权向纵深发展
2020-01-11更新 | 100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河津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9月份月考历史试卷
6 . 19世纪末,成年男子的选举权已在西欧大部分国家实行,他们利用选举权和工会组织要求实行社会改革。因此,西欧各国由德国带头,纷纷采纳了包括老年养老金、失业保险等改革方案。这反映了当时的欧洲
A.德国的民主制最为彻底B.已经出现福利国家的前奏
C.深受科学社会主义影响D.民族主义成为时代的共识
2019-12-3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平遥县和诚高考补习学校2019年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经济发展与人口迁移互相影响,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英分别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乾隆、嘉庆、道光三朝(1736-1850)的人口迁移,呈愈演愈烈之势。人口的急剧增长,人地关系日益紧张,同时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边疆和内地联系加强,城市工商业繁荣,赋役制度的改革等成为了自发的人口迁移运动的推力和拉力。迁移的种类,基本分农垦型、商贩型、工匠及佣工型三大类,其中,农垦型指流向(东北、内蒙、新疆、云桂黔、台湾及东南等)边地或(内地各省区)山区,开垦土地,务农为生计的迁移,这是迁移的主流。“长期的超省际移民和大量开山垦荒”,大大拓展了全国耕地面积,生产了足以维持三四亿人口的粮食。“农桑本业人余于地,不能耕种者,不得不逐末谋生”,也推动人口流向异地城乡。清代中期的工商业空前繁荣,与大量过剩农村人口广开谋生路,从事各项非农产业密切相关。

——摘编自《清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材料二     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工矿区流动,这是工业化国家普遍经历的人口现象。由于工业化开始早晚不一,产业结构各异,与其他国家(包括殖民地)经济联系多寡不一,各国人口流动有自己的特点,英国农村人口转移特点是:开始时间早(18世纪下半叶,就开始大量向城镇和工矿区转移),流动规模大,女性流动多于男性;对外移民多 。

——《英国工业化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材料三   不列颠劳动力的分布(1801-1951年)        单位:%

年份1801185119011951
1.农、林、渔
2.第二产业(制造业、矿业和建筑业)
3.第三产业
其中(1)商业和交通
(2)家庭和个人服务
(3)公用事业专门职业和其他
35.9
29.7
34.5
11.2
11.5
11.8
21.7
42.9
35.5
15.8
13.0
6.7
8.7
46.3
45.1
21.4
14.1
9.6
5.0
49.1
45.9
21.8
2.2
21.9

——资料来源:迪恩、科尔《英国的经济发展,1688-1957》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与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农村人口转移特点形成的原因。
(3)试综合以上人口流动的相关信息与思考,为我国引导新型工业化提出2条建言。
8 . 与工业革命时英国的“一枝独秀”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地开花”,这主要是由于
A.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B.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资本主义制度的广泛建立
2019-12-1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某个时期被冠以“大企业时代”、“大公司时代”。这个时期的许多大企业往往由高级人才进行管理,开始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这种现象本质上属于
A.垄断组织的发展
B.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
C.生产关系的调整
D.政府经济职能的缺位
2019-11-04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19年高三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10 . 19世纪末,欧洲工人的工资有明显增长,食品支出在工人家庭的比重大大下降。工人们既有结余用以订阅报纸,也可以到音乐厅和咖啡厅休闲。这主要得益于
A.议会民主政治完善
B.资本主义政策调整
C.工人斗争取得成果
D.生产技术手段进步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