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一个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落后的农业大国。1952年中国工业净产值占工农业净产值的比重仅为25.3%,工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只有6%。经过短暂的战后经济恢复阶段以后,中国进入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时期。国家为推进工业化,在农村和城市进行了一场规模浩大.持久深远的社会变革,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这种围绕工业化建立的体制将城市和农村分割为两个部门。在城乡分割体制下,农民没有自由择业权,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沉淀在土地上,人地矛盾加剧,逐渐形成城乡关系扭曲的二元结构。

——摘编自韩俊《中国城乡关系演变60年:回顾与展望》

材料二   近代西方工业化社会的形成,有力地改变了西方社会中传统的社会状况和生活结构,使有史以来的以农业为主要职业和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出现一个大的转变。农村人口大量的向城市迁徙,祖祖辈辈从事于农业生产的农民,迅速的转向各种工商业工作,新兴的工业城市不断涌现。工业革命推动了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到来,因此,城市化是近代工业化社会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摘编自郝宏桂《城市化与近代西方的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城乡发展出现的变迁。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中国初期和近代西方城乡关系的变迁对我国未来城乡关系发展的启示。
2022-11-08更新 | 141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溧阳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2 . 1953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紧急指示,要求继续贯彻重点建设的方针,一切部门都要坚决削减那些可以削减的,可以推迟的,或可办可不办的事业拨款,动员党政军民特别是农民注意节约粮食,并使之成为一种良好的风气。该指示
A.为国民经济恢复创造了条件B.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热情D.加速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2022-06-07更新 | 2081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50年春,政务院规定:“除批准征收的地方税收外,所有关税、盐税、货物税、工商税的一切收入,均归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统一调度使用”,“各地国营贸易机构业务范围的规定与物资调动,均由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统一负责”。此举旨在
A.借鉴苏联模式,建立计划经济B.增强财政力量,确保经济稳定
C.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协调发展D.改变各自为政,树立中央权威
2022-06-07更新 | 1061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十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下面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的相关信息。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1951年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经委着手试编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2年8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成员有陈云、李富春等)赴苏联商谈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4年4月中央成立编制五年计划纲要小组,开始全面编制工作
1955年7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
A.准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B.缺乏编制长期经济建设计划的经验
C.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D.已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发展合作社的演变

材料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变化表

时间基本情况
192719371929年中共领导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上杭县才溪乡成立了第一家合作社——劳动互助组,后出现多种合作社,但以消费合作社和粮食合作社为主,多是农民自发组织的。
19371949主要分布在陕甘宁、晋察冀等边区,以经营综合性业务为主。到解放前夕。全国已有合作社达3万多个。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覆盖整个解放区的供销合作社网络。
19491978由农民自发组织的初级合作社逐渐发展到土地集体化的高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体制。
1978年后从以家庭经营为核心的家庭联产承包制逐渐转向农民专业合作社;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合作社法》出台后,推动了农村合作社迅速发展,到2011年,全国已有超过35家的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占我国农户总数的10%。

——摘编自张晓倩《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变迁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变化的特点及其作用作出合理的解释。
2022-05-07更新 | 14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十校2023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1952年,我国钢、煤、发电量、原油、水泥、棉纱、粮食、棉花等工农业产品产量均大幅超过1949年前的最高产量。同1949年相比,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7.5%。这些成就
A.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B.奠定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基础
C.体现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必要D.缩小了工农业发展之间的差距
2022-03-14更新 | 631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7 . 统计表格是研究经济史的主要史料。阅读下列表格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1956
公有经济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
个体经济71.8%7.1%

材料二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年份╲类别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77.6%22.4%
199725.5%39.1%17.9%18.5%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据材料一,指出表格中我国国民经济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1997年我国的经济成分与1978年相比有何变化,并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2022-03-05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华北局关于开展一九五〇年生产运动的指示》中记载“国营和私营,必须把国营企业、铁路、矿山等放在第一位,因为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是新民主主义经济中的领导成分,忽视国营,或公私平列看待,都是错误的.只重视国营而过火地限制私营也是不对的”。这些指示
A.是国有制确立的必然产物B.照搬了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
C.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D.反映定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现实需要
2022-01-24更新 | 282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图是沈今声等创作的《农业合作化是让大家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约1954年),通过左、右两个画面的对比很直观、形象地表现了农民生活的变化。该图(  )
A.表达了农民对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向往
B.反映了合作化运动中出现了“浮夸风”
C.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的基本建立
D.说明了农民单干受穷、合作富裕的道理
2022-02-27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如东中学、姜堰中学2022届高三12月份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10 . 观察以下三幅图,三幅图可以说明新中国农村土地改革中

农民纷纷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安徽小岗村尝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权分置

A.农民积极性的变化B.改革实质的变化
C.土地经营权的变化D.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2022-01-17更新 | 335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联盟学校2024届高三12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