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19世纪40年代前后,西装传入中国。1904年中国人缝制的第一套西装,在上海的“王兴昌记”诞生。1911年,民国政府将西装列为礼服之一。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大都市出现了专门制售西装的公司,还创下了中国人自己的品牌。这反映
A.近代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B.西装成为中国近代民族服饰
C.社会转型影响物质生活变迁D.全盘西化是社会变迁的主流
2 . 民国时期,西医界称中医为旧医,称自己是新医,而中医界称自己为国医,称西医为西医。上述称谓反映了,当时
A.价值观念的冲突与交融B.民主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C.儒家思想仍占统治地位D.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时期,在礼乐制度的指导下,分餐是主流就餐方式。秦汉时期,传统礼仪道德的影响仍然存在,饮食礼制的约束依然严格,人们依然尊崇一人一案,正襟危坐的就餐方式。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服、胡床、胡坐传入,到隋唐时逐渐普遍化,与之相应的垂足的坐姿成为人们的习惯。这些条件的具备使人们渐渐习惯于围桌面食,从而向合餐迈出了一大步。在唐代,前朝那些严格的礼制约束大大减少,人们热衷于宴饮而且在饮宴活动中心态更加放达自由。显然,围桌面食、共享大餐的合餐方式更加适应这种心理需求。宋代,随着茶楼酒肆、瓦舍勾栏等公共饮食空间出现,加之椅子的完全普及、菜品的极大丰富等原因,合餐制成为了社会的主流。

——整理自李春芳《中国古代就餐方式演变源流及其原因探析》、重庆考古网《解密桌案上的古代中国》

材料二 (在建立民国的革命时代)“西餐”被当时的知识分子和官僚视为一种进步、文明的“身份”象征。而中西方餐饮之间最为明显的差异在于进餐方式是“分餐”还是“共食”。到了30年代,当时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西方的“卫生”知识,一些学人通过书报向民众普及有关知识,民众了解到人的体液与疾病传染之间的关联性,大家开始出现排斥“人我津液交融”的情感倾向,这使得以“共食”为标志的中餐成为所谓开明之士的诟病对象。同时,在清末民初“中国传统的负面整体化”过程中,“共食”所依附的中国饮食也未幸免,一些接受过西方文化熏陶的中国革命激进者对中国的共食制饮食发起猛烈的批评。有些公共卫生学者更是提出“饮食革命论———废止筷碗共食、实行中菜西吃法”。

——整理自林海聪《关于中国近代以来汉族饮食风俗变革考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古代就餐方式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近代对就餐方式的新认识。
2020-07-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近代中国备受列强欺凌,导致社会发生巨变,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也出现了新变化,出现了一些中西合璧的产物,下列属于中西合璧的是
A.中山装B.长袍马褂C.旗袍D.西装
2020-05-2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5 . 近代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的称谓变化主要反映了
A.资本主义经济取代封建经济B.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C.资产阶级民主平等观念的影响D.西式称呼取代中式称呼
2020-05-2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6 . 1873年,上海京剧名伶杨月楼因迎娶良家之女违反了“良贱不婚”传统礼法而被官府施以重刑。案发后,依据“良贱有别”传统身份观念进行严惩的主张,和以人情事理为重而给予平等看待的主张,以《申报》为媒介展开了激烈争论。这一争论,可反映当时
A.传统身份等级制度瓦解B.时代变迁引发观念冲突
C.西方伦理观念广泛传播D.民间舆论左右司法审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2年11月,《东方杂志》向各界知名人士征集对未来中国的梦想。暨南大学周谷城教授说:“未来中国首要之件便是人人能有机会坐在抽水马桶上大便。”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殖民思想对中国民众影响深刻B.当时中国的卫生状况非常差
C.杂志成为民众表达不满的平台D.国人对西方近代生活的羡慕
8 . 20世纪30年代,有人主张“从婚姻方面着想”来解决缠足问题,即“凡未订婚的女子,若不解放缠足,暂时不允许她订婚。已订婚的女子,若不解放缠足,暂时不许她结婚”。这一主张的出现说明
A.女子不缠足较为普遍B.社会习俗变迁较艰难
C.政府强力推行不缠足D.政府顺应近代化潮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使用传统交通工具的时代,陌生男女共处某一交通工具内的情况是很少见的,近代以来,随着轮船、火车和公共汽车的相继传入,男女同处一个公共空间的情况越来越多,人们从开始的忧虑、防范,逐渐过渡到习以为常。这反映出
A.市民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B.大众交通工具的层次性日益突出
C.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了人们的出行观念
D.西方的自由平等观念已深入人心
10 . 在事死如生的唐代中上层人士的墓葬中,陪葬的骆驼俑蔚成风尚。许多陶骆驼背上驮着丝绸,驭手几乎都是表情各异的胡人,做工精美异常。由此可见,唐代
A.海上丝绸之路畅通B.民间制造瓷器技术高超
C.汉藏文化交流频繁D.经济交流影响社会习俗
2020-01-17更新 | 602次组卷 | 40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