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二)火车与近代中国

材料一:前日,吴淞至江湾之火车,正驶行时,中途陡遇男妇老稚八、九百人前来拦阻。诘其故,称因前日机车中之火星飞入该处附近之草屋上,致兆焚如也。①

——《申报》(光绪二年九月初七)

材料二:天津来信云创办铁路一届,朝廷业已允准,由大沽至天津,先行试办……。

其火车式样,前一乘为机器车,由是而下,或乘人或装货,极之一二乘,均可拖带,将来逐

渐推广,各省通行,一如电线之四通八达,上与下利赖无算,窃不禁拭目俟之矣。②

——《点石斋画报》(光绪十年七月)

材料三: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③

——郑观应《盛世危言》


问题:
1. 上述材料中的划线部分属于历史叙事的是________;属于历史评价的是________;两者兼而有之的是________。
2. 材料一中的民众对于火车的态度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的作者对于火车的态度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的作者对于火车等新事物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 综合上述材料,试说明当时的人对火车等新事物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2019-10-2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上海市高三考试研究测试历史试题
2 . 19世纪末20世纪初,重商之风日益兴盛,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发生转变。
晚清,上海报卂讨论俭与奢的问题繁华之事皆哀(减少)多益寡(富者多消费可增加穷人收入),以有济无之道也。行之何害?禁之何为?此道若得,则上下皆富矣,何至有患贫之时哉?区区节俭又何足道哉?
假设一邦之富人食必糙米,服必布衣,用必粗恶之具,则营业工匠自食其力之人,又何以自鬻其技能?安能各臻于富乎?民不能自富,国又何由富乎?
抵制奢侈观念和社会风气民国初期的上海有人发起成立俭德会,强调“救贷之本,诚非导民以俭不为功”,“吾国民穷国弱至于斯极。夷考其故,皆斋宇为害也。今者俭德会出现,不特挽回俗,且于中国前途大有裨益。”
“兴实业以救奢靡”的观点“时处今日,万国交通,民智大启,而欲阻之过之,使返于上古淳朴之风,为政者势不能家喻户晓,又不能以武力强制俭者一二,而奔廉者千万也"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又何怨今世之奢靡”。所以,中国必须大力发展实业,自制各种生活用品
否则“虽节俭而难自振”。

——摘编自赵德馨主编《中国经济通史》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中国近代“奢俭观”。
2020-12-0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3 . 历史上的奢俭观

材料一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是一以贯之的信条,也是社会各阶层共同推崇的道德风尚和消费观念,被视为国之大脉、家之根基。

明代中期以前,豪富之家不乏骄奢之实例,但就整个社会而言,还未形成挥财斗侈的风气,社会仍以淳朴为本色。晚明社会奢靡之风大起,从名公巨卿到富商大贾皆穷奢极欲,以财自豪,乃至整个社会都竞相仿效,崇尚侈丽。此风“犹江河之走下,而不可返也”。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重商之风日益兴盛,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发生转变。

晚清,上海报刊讨论俭与奢的问题繁华之事皆裒(减少)多益寡(富者多消费可增加穷人收入),以有济无之道也。行之何害?禁之何为?此道若得,则上下皆富矣,何至有患贫之时哉?区区节俭又何足道哉?
假设一邦之富人食必糙米,服必布衣,用必粗恶之具,则营业工匠自食其力之人,又何以自鬻其技能?安能各臻于富乎?民不能自富,国又何由富乎?
抵制奢侈观念和社会风气民国初期的上海有人发起成立俭德会,强调“救贫之本,诚非导民以俭不为功”,“吾国民穷国弱至于斯极。夷考其故,皆一奢字为害也……今者俭德会出现,不特挽回薄俗,且于中国前途大有裨益。”
“兴实业以救奢靡”的观点“时处今日,万国交通,民智大启,而欲阻之遏之,使返于上古淳朴之风,为政者势不能家喻户晓,又不能以武力强制……俭者一二,而奢靡者千万也”“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又何怨今世之奢靡”。所以,中国必须大力发展实业,自制各种生活用品,否则“虽节俭而难自振”。

——摘编自赵德馨主编《中国经济通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晚明时期社会风气的变化,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中国近代“奢俭观”。
4 . 中国服饰和社会习俗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从服饰和社会习俗的演变中可知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苗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政论集》(上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主张“断发易服”的理由。

材料二   1912年1月12日,《大公报》上登文《易服以保存国货为要义》,它说:“易服不易料。……我国人民半恃丝绸以为生活存也,安可弃其料而不用哉?”……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服听民自便,此为一定办法,可无疑虑。但人民屈服于专制淫威之下,疾首痛心,故乘此时机,欲尽去其旧染之污习。去辫之后,亟于易服,又急切不能得一适当之服式以需应之,于是争购呢绒,竟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极其流弊,诚有如来书所云者。”

——摘自《论辛亥革命前后的服饰改革》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的“易服”改革带来的影响。

材料三   1978年以来,人们的服装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大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和连衣裙开始流行于市民的生活中。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唐装旗袍开始走向世界,中国服装在全球受到注目和尊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以来中国服饰变化的原因。
2020-03-1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41月,《女子世界》在上海创办,它是妇女报刊的典型代表。其编者认为女子是国民之母,“欲普救中国,必先普救我女子”。下表是《女子世界》中部分文章的节选。

作者文章名称内容摘要
蒋维乔《论中国女学不兴之害》“女学不兴,则会戕其肢体,锢其智识,丧其德性”
自立《谏言》“女子要成为‘国民母’,首先得成为‘国民’,‘国民’是国家的一份子,是‘国家的百姓’”
丁祖荫《说女魔》“今日欲再造国民,必先造女子……欲祛病魔,必先强体魄”
张肩任《急救甲辰女子之方法》“练其胆识,练其身体,练其冒险耐苦之精神志气,使人人有军人之资格”
柳亚子《松陵新女儿传奇》“女权一倡,国势自盛,也不怕长蛇封豕的政府、雄狮猛鹫的强邻”
倪寿芝《黎里不缠足会缘起》“人类者兽类之进化也,进化愈早者,足愈大而发达愈强。今我同胞之嗜好,乃反是焉,诚不可思议之怪现象矣”
金天翮《自由结婚》“可笑那旧社会,全凭媒妁同情。……如今是婚姻革命,女权平等,一夫一妻世界最文明”
曾竞雄《女权力强国之元素》“女子者,强国之元素,文明之母,自由之母,国民之母。使弃其权利,而不知天职之当尽,黑暗无学术,并不知权利之谓何”

——摘编自谭红花《丁编〈女子世界〉(19041906)作者群体的女性观》


围绕材料信息,对《女子世界》中塑造的“女子”群体形象加以阐释。
2022-05-2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6 . 社会的变迁涵盖多方面并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石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深衣属于汉服,国上衣、下裳相连,“被体深,故谓之深衣”,后成为儒生的专有服饰。南宋理学家朱惠曾设计一种礼服,称为“朱子深衣”。朱子深衣的每个细节都融入了儒家礼仪教化的理念。该礼服的上衣为四幅(布),代表一年有四季,下裳为六幅,破为十ニ,即由十ニ片布组成,代表一年有十ニ个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衣袖呈圆弧状以应规,交领处成矩状以应方,代表做人要规矩;后背处一条中缝从颈根到脚踝垂直而下,代表做人要正直。

——据《朱子家礼》等

材料三1912年孙中山提出要设计既体现命精神又符合审美需求的新式服装,这就是后来的中山装。中山装是既区别于中国传统服装又区别于西服的新式服装。中山装体现出平民的实用风格,在继承传统理念的基础上也寓意三民主义等新观念:前衣襟有五粒纽扣,代表“五权(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分立”;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礼义廉耻)”;三粒袖扣,表示“三民主义”。孙中山创立的五权宪法体制和三民主义在服装上得到了体现,中山装成为革命的象征符号。孙中山带头穿中山装,国人竟相效法。中山装成为革命与时尚的象征,风靡一时。

——摘编自陈蕴菡《崇拜与记忆:孙中山符号的建构与传播》

材料四 建筑室内空间的顶棚,藻井通常只用在宫殿。唐代“一凡王公以下屋舍,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中庸”的观念体现在建筑平画作对称布置,布局上必须有一条庄重的南北中轴主线,起着中枢神经的作。也显“中为应之谓,盾为经久不渝之建筑“以天为遵”并“致中和】更地马,万物育焉。”

——据尹晖《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思想》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基本观点,并简要分析“邪辟之说灭息”所带来的影响。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朱子深衣与中山装在服装设计上的异同。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山装流行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古代建筑所体现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例举凸显“中庸”观念的中国古代建筑两例。
2021-10-1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安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新旧之嬗变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嬗变,引发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思想观念、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一系列的社会转型。

材料一   追溯极原始的电影(幻灯片)在上海最早公映的记录,乃系一八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及二十三日(清光绪十一年十月十五日及十七日)颜永京氏在格致书院的映演世界集锦;但这是业余性质的,而且仅偶一为之,所以发生的影响并不大。到了一九零三年,西班牙人雷玛斯开始在上海以放映电影为营业,才奠定电影放映事业的基础。

——《上海研究资料(续集)》

材料二   新式戏剧最早出现在上海舞台是19世纪的事,以外国侨民为演员而以外国名剧为蓝本。……20世纪初,一部分热衷于借戏剧以警悟世人的知识者和革命者曾在或长或短的时间里以粉墨为生涯,以当事人演当时事。1907年到1911年之间,《秋瑾》《徐锡麟》《革命家庭》《爱国血》《东亚风云》《共和万岁》《黄鹤楼》等曲目,皆以反映当时政治情绪为宗旨。

——摘编自《上海掌故》

材料三   光绪庚子(1900年)后,谴责小说之出特盛。盖嘉庆以来,虽屡平内乱,亦屡挫于外敌……有识者则已幡然思改革,凭敌忾之心,呼维新与爱国,而于“富强”尤致意焉。戊戌变政既不成,越二年即庚子岁而义和团之变,群乃知政府不足与图治,顿有掊击之意矣。其在小说,则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市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

——《中国小说史略》


(1)材料三中的“而于‘富强’尤致意焉”是指什么?其目的为何?
(2)材料反映了哪些“新旧嬗变”?
(3)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上述材料表现的“新旧嬗变”?
2020-10-13更新 | 10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8 . 报纸中的“身份认同”
上海开埠五十年间,由人口二十多万的普通海滨县城,变成人口近百万的中国第一大城市,相伴而生的华洋关系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3年有一个寓沪多年的西方人,以“中国人呼吾为外国人”的落款致信《新闻报》馆称:

“吾见中国人见我俱呼外国人,然吾在中国已二十余年矣。虽皆以吾为外国人,而吾则相交已久,觉与本国无异。且吾知中国圣人曾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一语,故我西人在中国者,应与中国人和好如兄弟一般。现为上海通商开埠迄今五十年,并非西人与中国开兵迄今五十年也。回思五十年以前,本埠租界中荒落情形何堪言状,今试观沪城之南其间风气与五十年前无稍差异,独何以租界中马路如是其洁净也,房屋如是宽绰,人烟如是稠密,与沪南有过之无不及,是皆因中外通商和好,故有如是景象。然此地仍为中国之地,虽曰租界,我西人并不能携带回国,无非使国家商埠商务日益隆,则彼此交易,均沾利益而已。问如此大埠中华曾有几乎?”

——《新闻报》(中外商人在上海合资兴办)1893年11月16日

材料二   针对该西人的致信,《新闻报》发表文章回应:

“自开埠以来,商务振兴,惟我上海为盛,此五十年中,利必均沾,益必同受,尔无我乍,我无尔虞,合中外如一家,诚不啻四海皆兄弟焉。……中西官商此后辑睦常敦,澄清永保,官与官交涉共剂其平,商与商贸迁,咸沾其益,沪上幸甚,天下幸甚。”

——《新闻报》1893年11月18日


问题:
(1)概括材料一中“西方人”对上海开埠通商以来变化的认识。
(2)指出材料二中《新闻报》针对“西方人”认识是如何回应的?
(3)你如何看待《新闻报》中“西方人的身份认同”这一问题讨论?
2019-02-1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松江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