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流行“袴褶服”,劳动人民将袖口部分逐渐收紧,形成了窄袖衫、小口裤等样式,从此中华民族上衣下裤的服饰形制普遍推广开来。北魏建立政权后十分重视服饰礼仪的作用,从拓跋珪到孝文帝,逐渐将其延伸到日常生活领域,改穿农耕汉服。游牧文化和西域文化的服饰在民族杂处和商旅往来中汇聚,各种文化传播也为这一时期服饰文化的自由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当时“爰至北齐,有长帽短靴,合袴袄子,朱紫玄黄,各任所好”的现象。这些服饰元素,成为唐代及后世中华集体记忆可视性符号之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江冰《魏晋南北朝服饰文化论略》

材料二   在近代,女式服装的西化比男式早。在鸦片战争前后“上海女界喜效夷装,衣必袒购露臂,裤必长不及膝,袜必长统,履必高底,其形式介于华夷之间。在染欧化之沪人视之固觉时髦然使骤入守旧派目中,其不诧为妖孽也希”。这些追赶新潮的上海女性成了领导近代中国女性时装潮流的先行者。追求新奇的潮流同样反映在男装方面。洋泾浜一隅,五方杂处,服色随时更易,商绅及其子弟、一般市民,乃至仆隶佣人中都不乏追踪时尚者。戴墨镜、口衔洋烟,无论晴雨都带把洋伞,成为官商士庶的特定时装,一时相习成风,恬不为怪。

——张敏《试论晚清上海服饰风尚与社会变迁》

材料三   近代欧洲服装根据不同的特征分为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和洛可可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曾以夸张而膨胀的外观来表现人性的复苏;巴洛克时期的服装进一步突出感官效果,将服装引入现实的自由生活;至洛可可时期,以女性为中心,袒胸与夸张的撑裙证明了现世的享乐主义的泛滥。服饰流行的中心不再局限于以意大利为中心,呈现西班牙风、德意志风、法国风、波兰风等,地区风格之间时兴时衰。工业革命后,服饰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各个阶层由于自身需要穿着简便、合体的衣服。

——摘编自徐思民《西方服装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服饰变迁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欧洲服饰演变的趋势。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服饰文化变化发展的认识。
2024-03-1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三)历史试卷
2 . 下表为1889年与1926年上海外白渡桥(连接黄浦区与虹口区的过河桥梁)交通工具使用变化的情况(单位:辆/天)。这反映出(     

年份

步行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脚踏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11770

6984

544

9

0

0

0

0

1926

50823

14600

0

0

3459

3764

172

922

A.民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B.生活方式的近代化趋势
C.现代交通取得全面进步D.西方殖民侵略不断加深
3 . 清代所修地方志中,户口职业项目常分为士、农、工、商四大类,而民国年间所编的《阜宁县新志》所列职业表中,则分为党务员、公务员、学生、律师、工程师、医生、记者、电务员、农人、商人、负贩、工人、警察、伶人、杂业等23类。这一变化从侧面反映了近代(     
A.社会多元化的趋势B.社会变革的剧烈
C.职业多样化的选择D.社会分工的扩大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进入文明以后,中原强调男女之别,男女不互通衣裳也成定规,但唐代却悄然流行起易钗而弁之风,女着男装不仅公开化,而且生活化。先是由贵女和宫女穿着,后男装渐渐传入民间,为大多数女性所喜爱。唐代女子爱着男子的戎装与圆领袍,冯小怜“倾城最在著戎衣”(李商隐《北齐》)可说是对唐代妇女喜好戎装特点的表述。唐玄宗天宝年间,易钗而弁之风更炽,“士流之妻,或衣丈夫服,靴衫鞭帽,内外一贯矣”。刘朐在《旧唐书》中悲恸世道的卑尊不分但《舆服志》“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李廓《长安少年行十首》唱道,“遨游携艳妓,装束似男儿”,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辞》则称“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暖”。

——摘编自王若诗《论唐代丝绸之路影响下的服饰新变》

材料二   语言的变化是语言本身和社会环境两种合力作用实现的。近代上海开埠后,对新世界之物及西人,人们一开始以“夷”字称之,如“夷兵”“夷船”“夷烟”“西夷”“洋夷”“远夷”“英夷”“奸夷”等等,这是传统中国中心观的反映。但随着社会变化,这些词语逐渐为“洋货”“洋人”“洋务”之类的新词语所取代,并很快流行开来。为外国人办事的中国人称为“刚白渡”和“买办”,传统绅士进入商业领域出现了“绅商”阶层,“经理”一词则是最为现代化的职业头衔。像“毛巾”“肥皂”“牙膏”之类的新出现的词语与生活密不可分,后来成为当今生活必需品的用语,体现了词汇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又如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主”“科学”二词来自日本汉字词语“民主”“科学”,由英语单词“democracy”和“science”意译得来,而“洋楼”“洋房”“洋表”之类的词则是通过借形的方式形成,实可谓“民族之间在交换实物和从事其他活动的同时,语言形式也随即从一个民族传到另一个民族”。

——摘编自吴昌《新词语:近代社会生活的镜像——以上海18401937年出现的新词语为例》


(1)材料一反映了唐代女装服饰有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近代上海语汇变化的突出特征,并说明唐朝与晚清社会习俗发展的共同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江南水乡的地理环境,河道纵横,内河行船是江南交通运输的重要手段,江南绝大多数市镇都在河道畅通的地方夹河为市。这些市镇有的以经营手工业为主;有的以某些行业著称;有的是农副产品的交易市场或产地。吴江的庵村市自明代以来即为制铁业发达的市镇,嘉靖时“居民数百家,铁工过半”。市镇发展较快的松江、嘉定、太仓一带,是棉花的产地,棉纺织业发达,又靠近沿海,利于海上贸易。而苏州、湖州的一些市镇则与丝织业发生密切联系,吴江的盛泽、黄希都以丝织品著称全国。苏州的盛泽、嘉定的南翔、湖州的乌镇等地,人烟稠密,街道繁盛,市场繁荣,手工业、商业都很发达,各地商贾所集,进行大宗交易。

——摘编自何荣昌《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

材料二     1920年和1933年前后华北不同人口规模集镇变化表

集镇规铁路沿线集镇非铁路沿线集镇
19201933年前后19201933年前后
集镇数百分比集镇数百分比集镇数百分比集镇数百分比
大集镇数
中集镇
小集镇
2450%2916%1461%98%
919%3117%313%2119%
1531%11866%626%8073%
合计48100%17899%23100%110100%

——摘编自熊亚平《华北铁路沿线集镇的“差异化发展”(1881193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北铁路沿线与非铁路沿线集镇发展趋势的异同,并简析其趋势差异的原因。
2022-03-14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隆回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一上·全国·假期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清朝初年,人们“衣布帛而不文绣”;至清朝中后期,人们对衣服面料和质地的追求是舒适、时髦和赶潮流;同治年间,“习俗日侈,童孺而绮罗矣,台皂(奴仆或身份低下的人)而丝縞矣……其风自城市及乡落矣。”这一变化反映出(  )
A.追求时尚成为社会主流B.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民众生活
C.服饰呈现出多样化趋势D.服饰受到了社会剧变的影响
2022-01-07更新 | 64次组卷 | 4卷引用:【寒假自学课】高一历史寒假精品课(统编版纲要上)复习-第5讲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些学者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画报》刊登的311个封面英模形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发现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呈现出“同——异——模糊”的发展趋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文革”时期,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均呈现为积极进取的阳刚生产者形象,这时在性别气质上表现为男、女的“去性别化”,尤其是女性的“去女性化”。改革开放后,男女的性别气质开始分化,男、女分别按照传统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表现,呈现出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相异。当下,在消费社会和市场化大潮之下,则显示出性别气质的多元化,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之间的界限被打破,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区隔已经变得模糊。

——摘编自刘天红等《社会变迁与性别气质变化——对<人民画报>人物形象的内容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史实,以“社会变迁和性别气质变化”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8 . 历史发展需要从不同角度对比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编自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

材料二



(1)材料一简要反映了我国20世纪服装的流行趋势,分别指出各阶段服饰的特点并归纳影响服饰变化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如图所示三个时代美国在经济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后两个时代,美国政府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哪些共同之处?
2021-08-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深衣属于汉服,是起源于虞朝的先王有虞氏,可能形成于春秋战国之交。其形制在《礼记·深衣》有详细记载。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五经正义》中认为:“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且具体形制的每一部分都有极深的含意,而“深意”的谐音即为“深衣”。如在制作中,先将上衣下裳分裁,然后在腰部缝合,成为整长衣,以示尊祖承古。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袖根宽大,袖口收祛,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下摆平齐,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体现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

——沈从文《中国服饰史》

材料二   清王朝开始意识到不学西方不行,打算“师夷长技以致夷”的时候,正是以英美为中心开始流行西装革履的着装模式的时候。因此,自1860年代清廷开始支持洋务运动,陆续开设语言学校、翻译馆、工艺学堂,并派遣留学生出国,国人服装西化就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了。其中最要型的莫过于留美幼童事件。所以称之为“事件”,是因为清政府完全没有想到,派若干幼童出国留学,也会发生变法乱祖之事。

——杨奎松《问道于器——辛亥以来国人着装西化”的成因与经过》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男女服装普遍使用了制作繁琐、绕颈而立的极其醒目夸张的拉夫领,且当时的男女服装都流行使用填充物。对填充物的使用在男服中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男性服装的肩部、胸部、袖子甚至腹部都使用填充物,突出显示男性的威武、雄伟等男性特征。女性服装是上身使用紧身胸衣以及袒露胸乳的敞口低领,下部穿用裙子,裙内使用宽大的裙撑,整体看来,上身紧瘦,下体裙子宽大,视觉对比效果十分明显,以腰部为轴心来设计服装,突出呈现女性的人体曲线美和女性特征。这些设计特征都充分说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对服饰艺术的深刻影响,显示出这一时期对人的重视。

——刘静轩:《论文艺复兴时期服饰艺术的现代性及其影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深衣文化所反映的社会特征。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国人服装西化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的原因。指出在国人服装西化的趋势下,出现所谓的留美幼童“事件”说明什么问题?
(3)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相对中国服饰,西欧文艺复兴以来服饰变化所反映的实质是什么?这个实质说明文艺复兴以来西欧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10 . 服饰发展见证社会的变迁。

材料一   古代中国,“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明朝立国之初,要求衣冠悉如唐制,严禁胡服。对不同人群,还有具体规定,如官员头戴乌纱帽,身穿圆领袍,士子百姓戴四方平定巾,穿杂色盘领衣,教坊司乐工戴青色头巾。“农衣绸、纱、绢、布。商贾只衣绢布。”

——摘编自《中国民俗史明清卷》

材料二   光绪年间,上海地区渐尚短衣窄袖,且仿洋装,制如其体。北京竹枝词咏新式衣裳曰:“新式衣裳夸有根,极长极短太难论。洋人着服图灵便,几见缠躬不可蹲。”1892年,万国公报署名作者宋恕认为:“欲改官职、设议院、改试令(科举),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也认为中国“守旧者固结甚深,非易其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

民初,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民间衣着更为自由,上海申报称:帝制取消后,“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天津大公报描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一些“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的时代服装,如中山装等开始被研求和推广。当时,长袍马褂、西服、中山装多在城乡上层人士中流行,下层民众以中式衫袄和抿裆裤为主。

——摘编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材料三   50年代全国人民在建国之初,热烈拥戴社会主义革命,自动穿起蓝色、蓝灰色的干部服、列宁装,长衫马褂已基本没有人去穿。十年浩劫当中,人们只敢穿灰色、蓝色的制服,青年学生只穿草绿色军便衣;“四人帮”出于政治目的,炮制了一种所谓“仿宋式”的连衣裙,强令京、津、沪等大城市进行兜售,应者较少。                                   

——摘编自《中国服装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明初服饰的特点并说明形成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末民初服饰变化的趋势及其社会背景。
(3)结合三段材料,谈谈你对服饰发展演变的认识。
2020-08-2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