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交通工具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21年初,北京电车公司成立。该公司在筹建过程中遭到各界的强烈反对。京师总商会认为“京师并非通商口岸,而民房、商店又栉比繁多,若势必兴办,定需拆毁民房",使多数商家蒙受损失,“名为便民,实则害民”。这反映出
A.城市建设损害了市民的利益B.城市近代化与旧观念的冲突
C.旧的商会组织阻碍社会进步D.北京的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896至1911年,中国铁路建设有了较大发展,新建铁路总里程约为此前的20倍,下图呈现了当时铁路投资的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路修筑的资金来源充足
B.此时清政府重视修筑铁路
C.近代商人投资于铁路建设
D.清政府完全掌握铁路修筑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郭嵩焘1879年离职乘坐轮船返回湖南,官绅轰动苦阻,集议于上林寺,差点把他寓所焚毁。1896年熊希龄、蒋德钧等人为创办湖南内河轮船企业四处奔走游说,并于次年春获得湖广总督张之洞批准。这一变化
A.推动西学东渐上升到制度层面
B.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
C.表明民众接受了近代化思想
D.反映了近代航运事业艰难发展
2018-06-07更新 | 358次组卷 | 19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三(下)考前历史浏览配套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74年.法国人米拉在中国引进了日本人力车,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在城市中来往穿梭.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A.黄包车较大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
B.黄包车促进了中国文通的近代化
C.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始于明治维新
D.近代中国的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