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交通工具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为1955~1956年沈阳市郊公路通车概况。据此推知,沈阳交通网的建设
时间市郊公路通车概况
1955年市郊公路通车甲程达1066公里,已经有214公里公路达到了晴雨畅通的标准,其余公路除雨天外也能正常通车
1956年市郊既有道路总长5300公型,形成通往乡村的道路网

A.促进了长途贸易的繁荣B.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
C.便利了人们立体化出行D.保障了城市商品的供应
2022-05-09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冲刺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80年,直隶提督刘铭传力请修建铁路,但朝野议论多指斥他“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也”。这反映了
A.洋务派与顽固派矛盾不可调和B.实业救国思潮受抑制
C.修建铁路危害了清政府的统治D.中国近代化步履维艰
2022-01-12更新 | 227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铁路与近现代中国】

以下是中国铁道博物馆的“中国铁路发展史”展览活动的部分内容,以五个阶段展示了中国铁路一百多年的发展轨迹。

第一部分:蹒跚起步的中国铁路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上海修建的淞沪铁路,是中国的第一条铁路。

1881年,唐山开平矿务局为了运煤而修建唐胥铁路。

1889年,清政府成立中国铁路总公司,向比利时的公司借款兴建芦汉铁路。

1904年,德国强行建造胶济铁路。

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是中国首条自行设计的铁路。

第二部分:步履维艰的中国铁路

1913年,日本从中华民国政府取得修建满蒙五条铁路的特权。

1935年,苏联把中东铁路作价让给伪满政权。

19371945年,中国政府修建的铁路主要有湘桂铁路、滇缅铁路、叙昆铁路、湘黔铁路和陇海铁路的宝鸡至天水段。日本大量侵占中国东北和华北等地区铁路新线。

1949年,全国可以通车的铁路为21989公里。

第三部分:奋发图强的中国铁路

1949年以后,中国铁路逐渐建成机车车辆工厂。

1952年,开始自制蒸汽机车。

1958年,开始自制内燃机车。

1960年,开始自制电力机车。

第四部分:长足发展的中国铁路

1981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50181公里,铁路线上隧道4493座,桥梁28945座,最高行车速度每小时110公里,年客运量为9.53亿人,为1949年的9.2倍;年货运量为10.77亿吨,为1949年的19.2倍。列车牵引总重由1949年的1600吨提高到3500吨。

2002年,中国首条跨海铁路湛海线通车,结束了雷州半岛没有铁路运输的历史。

第五部分:科学发展的中国铁路(2002—至今)

2004年,“和谐号”系列高速动车问世。

2008年,我国第一条时速超过30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通车。

2009年,世界上里程最长(全长1069公里)、速度最高(时速350公里)武广高铁运营。

2014年,土耳其安伊高铁是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为两国人民搭建了一条“新丝路”。

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铁路快速客运网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成为现实。


请你根据以上“中国铁路发展史”展览活动的部分内容,选取相关材料,提炼相关主题,并论证所选材料与主题之间的关系。(可从铁路与近现代中国内政外交、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任选角度展开论述。)
2021-02-07更新 | 27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模拟押题卷(三)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世界修筑铁路情况表


--改编自《欧美大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材料二:1881年唐山到胥各庄修建一条9公里铁路,这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个区段,标志着中国铁路运输业的真正开端。后开平矿务局把唐胥铁路从胥各庄展至阎庄、天津,并拟再展至通州,以京中官员反对未果。1890年转从唐山一端向山海关外延展,由于中日战争停工。1887年台湾巡抚刘铭传奏准修建铁路,修成基隆至新竹段,限于经费,停止展筑。1895年台湾割让与日本,这条99公里的铁路也落入日本手中。1895年后十余年间,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铁路建筑权益,形成闻名一时的“利权争夺战”。这十余年是中国铁路建设呈现高潮的年份,共修筑8900余公里,列强直接投资和通过货款控制的铁路占上述总里程的85%.清政府在此形势下着手修建了京张铁路。

--摘编自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世界铁路发展的总体趋势,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铁路大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2020-04-01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0届高三3月综合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1825年修筑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后,美国联邦政府就给予了充分重视,在1824年到1838年间联邦政府就出黄并派遣技术人员勘探铁线路,美国一方面从英国购买机车,一方面加紧国产火车头的研制工作……由于运河在地理上有较大的局限性,只能连接已有的河流形成水路交通网,在河流稀少的地区就不能够发挥作用,而铁路长年可用,是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的晨强大的交通设施,铁路建设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到19世纪40年代,美国的铁路总长度已经在世界上排名第二,达到2818英里。

——《19世纪美国交通运输革命研究——以铁路建设为中心》

材料二


——摘编自杨勇刚《中国近代铁路史》

材料三 改革开放40年,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中国铁路是这种沧桑巨变的缩影10年,中国铁路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从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再到高铁动车,中国铁路变迁史就是一部世界铁路革命史。铁路运营里程大幅延伸,时速大幅提高。40年前,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只有5。17万公里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截至2017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12。7万公里,较1978年增长145。6%。其中,高铁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6。3%,居世界第一位。

——《40年中国铁路变得越来越强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美国铁路建设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铁路建设发展的意义。
6 . 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下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
A.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B.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
C.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D.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
2018-06-10更新 | 3816次组卷 | 6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金南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7 . 近代以前,全国最重要的交通线是连接首都的交通线。在各地区,通往行政中心所在城市的道路是区域内最重要的道路。到了近代,中国的新式交通,无论轮船、主要公路还是航空,大多或以港口城市为起点,或与通往港口城市的道路相连接。出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解体
B.中西贸易发展
C.经济结构变迁
D.社会动荡加剧
2018-05-10更新 | 783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广东省茂名市五大联盟学校2018届高三五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30年,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投入使用,由史蒂文森设计的“火箭号”机车作动力牵引,时速达到29英里。此后,“铁路时代”迅速到来,英国议会不断批准铁路修筑计划和成立铁路公司。19世纪中叶,铁路已成为英国国内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其密集程度甚至在20世纪末尚未被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赶上!铁路改变了英国的交通运输,这不仅体现在成百倍增加的运输量、数十倍提高的运行速度上,也不仅体现在把全国交织成一张铁路网、从而把各地区不分远近连成一体上。……所有这些变化都不是铁路单独创造的,但铁路确实引起了某种突如其来的变化。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著《英国通史》

材料二1874年,在上海的英美商人未经中国政府同意,擅自修筑上海至吴淞的铁路,并于1876年建成通车,正式对外营业。后经交涉,由清朝政府耗资285000两白银买下拆毁。1880年,开平矿务局以“非由铁路运煤,诚恐终难振作”和“恐误各兵船之用”等理由,得到清朝政府许可,从矿区所在的唐山动工修筑一条铁路到胥各庄。继唐胥铁路建成后,1887年3月,刘铭传上奏清廷,要求在台湾建造铁路,并强调兴办铁路是振兴台湾经济的关键所在。是年5月,他得到清廷允许后,即开始在台湾兴建铁路。同年7月,台北至基隆段铁路正式动工,并于1891年竣工通车。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铁路时代”到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政府对待铁路建设态度上的变化及其原因。

9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世纪中叶,以英美为主的西方商人和官员采取建议、请求、利诱等各种手段试图在中国兴建铁路。尽管在洋务运动时期,洋务官僚们看到了铁路的优越性,但出于维护主权方面的考虑,坚决反对铁路的兴建。当时清朝的官员,认为修筑铁路弊端有三:一为“资敌”,对洋人入侵国土长驱直入有利;二为“病民”,占用大量农田、拆迁民宅坟墓,破坏风水;三为“失业”,铁路修成后,沿线舟车挑夫、行栈铺房无以为生,必将聚为流寇。1876年,英美两国合伙欺骗清政府在上海修建了吴淞铁路,引发了中英矛盾,经过谈判,中方以28.5万量白银的价格,回购了吴淞铁路。1877年,清政府赎买铁路后,下令拆毁铁轨、铲平路基、推到车站。1895年清政府迫于压力宣布重建吴淞铁路,该铁路大体遵循原吴淞铁路的走向,利用大量旧路基,最终于1898年全线竣工通车。

——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清政府收回并拆毁吴淞铁路的行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重建吴淞铁路的原因。

10 . 阅读下表,可以得出的最合理结论是
A.西方科技传入中国后,最早应用在上海
B.中国引进的西方技术都是实用性技术
C.中国近代化呈现明显的地域不平衡
D.中国工业革命吸收了西方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2016-12-12更新 | 8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