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交通工具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近代铁路的兴办与发展】

材料一从铁路以知识形态传入中国开始,到中国铁路建设事业的真正起步,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其间有过7次讨论争论、7次铁路试办、7次列强的实验性活动、7个人不同的作用(李鸿章、张之洞的努力,刘锡鸿、徐致祥的反对,奕䜣、奕让的支持,慈禧的决策),最后才有芦汉铁路的“定计兴办”。在皇室游玩铁路的兴建过程中,订购7辆车和7里长的铁路轨料,动用700名工匠建设路基,第二期延长时又订购的是7里长的铁路轨料。

——摘编自朱从兵《晚清皇室与近代中国铁路建设事业的起步》

材料二甲午战争后中国的铁路修建正在起步,里程数不多,干线尚未建成,但铁路的重要性已被朝野体认,衰败的中央与崛起的地方对铁路修建权的斗争导致了集权能力的颓丧与帝制国家的倾覆。一战中德国战败,德国权益被日本接管……日资随即大规模进入,遂成一枝独大之势,北洋政府的铁路外债主要向日本举借。一战结束后外部势力重返中国,中国主权呈瓜分之势,中国的路权与路政复遭严重侵夺,地方实力派借助列强之力控制地盘,对抗北洋政府,攫取和瓜分铁路收益,遂使北洋政府对铁路失去控制,中央建制沦为空壳。铁路与其说成就了国家,不如说肢解了国家。国民党形式上统一全国至抗战爆发时止,铁路的修建、铁路的专业化和国家对之实行全面管理才勉强有了所谓“黄金十年”的气象。南京政府对铁路的财政、政治与人事的控制能力有所增强,铁路线的规划向着对其统治造成威胁的地区延伸,具有很强的政治集权、地方控制和国家统一的政治色彩。

——摘编自陈明明《铁路与中国现代国家的重建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铁路兴办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修建铁路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北航业集团由宁波买办商人虞洽卿在1914年创办。1916年,三北经营往来于上海、宁波以及浙江沿海小镇之间的轮船航运。1918年和1919年,他利用外国轮船减少和运费高涨的机会扩大公司经营。他募集新股,购置一批大船(超过1000吨位),将三北业务扩展到长江、南北沿海以及东南亚和日本的航线。他巩固了对鸿安轮船公司的控制权,开始在中国旗帜下经营船只。鸿安此前是一家悬挂英国旗帜的公司,1884—1909年,曾是长江航线上的公会附属公司。……“一战”后,外国航运势力返回中国,接着运价下跌,……三北只好放弃海外业务,但保留了南北沿海航线以及与鸿安组成的长江联合航运,在余下的民国时期里,成为这些主要国内航线上的持续竞争者。

——选自(美)罗安妮著《大船航向:近代中国的航运、主权和民族建构(1860—1937)》

材料二   近代轮船航运在中国的出现,作为一种明显高于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的体现,作为一种大量机制产品进入中国内地的载体和外部世界信息进入的媒介,它的出现本身,就是对古老中国的强大震撼和冲击,这种影响和作用,绝非仅仅停留在商业的变化、城市的兴衰更替和交通运输功能改善本身,而是会波及和扩散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中华大地的各个方面。

       ——摘编自朱荫贵《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业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北公司在1914至1919年发展迅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轮船航运业的兴起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3 . 1901年,袁世凯特地花1万两白银从美国进口一辆汽车,送给慈禧太后恭贺其66岁生日,后者成为中国私家车主第一人;慈禧曾惊奇地问:这车得喂不少草料吧?后来慈禧又令司机孙福林跪着开车,结果酿成中国历史上第一起车祸,材料反映出
A.美国汽车质量隐含严重安全隐患
B.清权贵昧于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
C.袁世凯动用公款谄媚清皇亲国戚
D.西太后创造中国汽车史多个第一
2022-05-31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临门一脚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29年2月10日,汉口市开通了从六合路到侨口的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1路,后因水灾停开。1933年,汉口市长吴国桢提议恢复,并拟定《乘车须知》,规定:公共汽车要到站停车,先下后上;无论向车内车外都不可吐痰;乘车不许抽烟;要给老人和妇女让座。这说明
A.汉口积极响应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汉口的公路交通发展迅速
C.近代交通影响人们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
D.汉口的重工业开全国先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近现代交通建设

材料一   张之洞是晚清铁路建设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提出:“其初开建干路,以通孔道,迨后物力日裕,辟路日多,支脉贯注,都邑相属。上下公私,交受其益。”并主张:“干路专归官办,以一事权,枝路留待商股。”哪怕是不得不借外债修路,也提出:“于造路、借款划分两事,凡兴工、用人、购料以及提款、还款各事宜,均操之在己,毫不授人以柄。”只是在当时的背景下,他的主张很难真正实现,以至于他在《遗折》中表示“深以用粤汉铁路未完为恨”。

——摘编自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

材料二   “十一五”期间,交通运输部普遍提高了少数民族聚居省区交通建设项目投资标准,加大建设投资力度,有效缓解了民族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配套不足问题。8个少数民族省区公路通车里程由2005年的53.2万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91.9万公里,公路网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骨架公路通道初步形成,农民群众的基本交通出行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截至2010年底,8各民族省区乡镇、建制村通公路比重分别达99.5%和96.6%.

——摘编自新闻报道《国家财政投资千亿支持8个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建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张之洞关于铁路修筑的相关主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国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区交通建设的原因。
2022-03-24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八省八校(T8联考湖北版)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晚清思想家陈炽认为:“北方诸省,其地非尽跷瘠,其民贫苦,此无他,以其沙金水淤,道里修阻,而百货不能流通也……诚能于西北诸省,多造铁路,俾如江南之河渠,经纬相达,
   则贫者可变为富。”表明他认识到
A.南北经济差距的根本原因B.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作用
C.中体西用思想的重大局限D.扶贫富民才能使民族崛起
2022-03-18更新 | 337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新高考考前冲刺卷(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1978-1988年中国客运量结构分布表(单位:万人)。
年份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19788149114922923042230.91
1988122645650473350321442
根据上面表格中中国客运量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A.改革开放促进交通运输发展B.科技发展使交通方式更加多样化
C.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城市化D.对外开放政策加速了航空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08年1月清政府与英德银团签订《津浦铁路借款合同》,第17条载明“此铁路建造工程以及管理一切之权全归中国国家办理”。规定由中国政府选用公司认可之英、德总工程师各一人,此两总工程师须听命于总办或代办。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清政府力图保障国家路权B.中国当时无铁路专业人才
C.中国路权长期被列强操纵D.清政府腐败借款出卖路权
2021-05-28更新 | 31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9 . 20世纪的中国,有很多乡僻士商,未出门之前对西学新说不明所以;后来由于出门远行,坐了轮船、火车,见了城市景象,头脑开始开通,思想由此趋新。这表明,新式交通的发展(     
A.开启了西学东渐B.消弭了城乡差距
C.推动了思想启蒙D.加剧了城乡互动
2021-02-14更新 | 34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届高三高考模拟预热卷历史试题(湖北地区专用)
10 . 【铁路与近现代中国】

以下是中国铁道博物馆的“中国铁路发展史”展览活动的部分内容,以五个阶段展示了中国铁路一百多年的发展轨迹。

第一部分:蹒跚起步的中国铁路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上海修建的淞沪铁路,是中国的第一条铁路。

1881年,唐山开平矿务局为了运煤而修建唐胥铁路。

1889年,清政府成立中国铁路总公司,向比利时的公司借款兴建芦汉铁路。

1904年,德国强行建造胶济铁路。

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是中国首条自行设计的铁路。

第二部分:步履维艰的中国铁路

1913年,日本从中华民国政府取得修建满蒙五条铁路的特权。

1935年,苏联把中东铁路作价让给伪满政权。

19371945年,中国政府修建的铁路主要有湘桂铁路、滇缅铁路、叙昆铁路、湘黔铁路和陇海铁路的宝鸡至天水段。日本大量侵占中国东北和华北等地区铁路新线。

1949年,全国可以通车的铁路为21989公里。

第三部分:奋发图强的中国铁路

1949年以后,中国铁路逐渐建成机车车辆工厂。

1952年,开始自制蒸汽机车。

1958年,开始自制内燃机车。

1960年,开始自制电力机车。

第四部分:长足发展的中国铁路

1981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50181公里,铁路线上隧道4493座,桥梁28945座,最高行车速度每小时110公里,年客运量为9.53亿人,为1949年的9.2倍;年货运量为10.77亿吨,为1949年的19.2倍。列车牵引总重由1949年的1600吨提高到3500吨。

2002年,中国首条跨海铁路湛海线通车,结束了雷州半岛没有铁路运输的历史。

第五部分:科学发展的中国铁路(2002—至今)

2004年,“和谐号”系列高速动车问世。

2008年,我国第一条时速超过30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通车。

2009年,世界上里程最长(全长1069公里)、速度最高(时速350公里)武广高铁运营。

2014年,土耳其安伊高铁是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为两国人民搭建了一条“新丝路”。

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铁路快速客运网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成为现实。


请你根据以上“中国铁路发展史”展览活动的部分内容,选取相关材料,提炼相关主题,并论证所选材料与主题之间的关系。(可从铁路与近现代中国内政外交、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任选角度展开论述。)
2021-02-07更新 | 272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