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侯紫娟《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历史进程1947~1994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发展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2 . 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材料三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
(2)据材料二、三以及所学知识,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3)福利制度产生以来,反对与支持的立场始终并存。请分别为两种立场各找两个理由并加以论证。(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个人自由等角度论证皆可)
2020-08-0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弥漫着一片对西方文明的悲观情绪,认为资本主义已经走到了末日。新政的成果使罗斯福的声望与日俱增。有人认为:“是罗斯福总统的个人魅力与极大的意志力挽救了美国。”


请你用唯物史观并结合史实来分析“是罗斯福总统的个人魅力挽救了美国”这个观点。
2020-08-0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之“新”


   

——罗斯福新政

材料二   苏俄之“新”

新经济政策建设社会主义“不能直接凭热情,……要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

——摘编自1921年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


(1)根据材料一,结合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相关措施解读图片信息。
(2)根据材料二,结合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时期的相关措施,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列宁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符合逻辑)
5 . 自由主义和干预主义是西方数百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两大相互对立的经济理论思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认为客观上存在着一个经济关系的世界,它是同政府或政治分开而独立的。这就是自由市场的世界,它本身受着一定的“自然法则”,如供求规律所制约。政府应尽可能不加干预,不应设有关卡,到处都应实行自由贸易。至于工人,他们不应期望得到超过最低生活水平的工资。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大都实行了自由放任政策。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1933年后美国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由政府担保存款安全,规定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家,要求不得从事股票市场投机的信贷活动,恢复了整个信贷体系,稳定了人心。吸收18~25岁的失业青年从事造林、森林防火等工作,国家建造18万项公共工程,使得400万人获得了就业机会。农民在一年内收入提高了38,购买力提高了25%,到1935年农业净收入比1932年增加了33.78亿美元。此外,美国联邦政府对企业再生产进行干预。

——摘编自于燕飞《罗斯福新政及其意义研究》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自由放任主义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提炼作者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措施和影响两方面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60字左右)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6世纪,英国完成统一,形成民族国家,为以后的富强打下了基础。1688年,英国以和平手段进行了光荣革命,此后几百年国内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政治局面。18世纪70年代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开始了以蒸汽机发明为主要标志的工业革命,人类从此进入工业时代。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英国是世界最强大的工业国家,这是它在19世纪称霸世界的经济基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因未进行产业革新而失去科技创新优势,从19世纪末期开始走下坡路。随后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加速了英国的衰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在世界上全面收缩,大英帝国瓦解,英国不得不回归欧洲。

——摘编自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程》


英国的发展历程蕴含了国家兴衰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上其他国家的相关史实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7 . 下表是主要国家失业率情况表(1930~2000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单位:%


——据丁建定《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等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社会发展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2020-07-07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高密市2020届高三模拟(一)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术界爆发了一场关于“统制经济”与“自由经济”的争论。这场争论探讨了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体制与政策等有关的诸多问题。下表所示为关于这两种经济模式的主要观点

统制经济自由经济
主要观点①许多国家都向统制经济途上进展,如德国英国、意大利、美国及日本,苏联更是如此。
②实施统制经济政策对于“中国民族资本之凌乱散漫”而言,是一剂良方。
③“由中央统制机关指挥统制”。
①“合理化是私人经济的秘诀”,而私人经济又是“过去一百年经济进步的源泉。
②“当今要图不在统制,而在扶助自由经济”。
③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是强制管理可以奏效的在乎供求双方的自然调节,在乎国内运输的畅通无阻”。

根据材料拟定一个题目,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经济发展模式的转轨,是指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的过程或趋势。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升级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和比较优势的变化。技术水平低、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其产业结构必然处于较低层次上。但是,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是否顺应潮流进行升级,不但可以带来利润率与GDP增长指数提高,而且可以带来社会发展指数、人民幸福指数的提高等。

——摘编自陶维乐《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考》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0-06-25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卫冕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日本钢铁联盟钢铁统计委员会《钢铁统计要览》1970年版


从表中提取一国或多国的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紧扣表中数据,史论结合)
2020-06-2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第九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