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分工和自由交换、劳动创造价值和资本推动经济等,这是构成18世纪后期开始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基石。几乎所有西方国家,在国内都不同程度地执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财富“魔术般地被呼唤出来”。马克思曾给予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以毁灭性批判,认为,当社会化大生产已发展起来以后,它已不再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再次全面批评自由资本主义,主张国家调节经济的资本主义。但不论是马克思还是凯恩斯,都没有否认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精神,这就是经济生活当事人的“自主性”和“自愿性”。当今世界,自由主义经济学说与凯恩斯主义学说都发生了“适应性”改变。

     ——陈东琪《300年经济学与3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

(注:本文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本文是何正斌译著的《经济学300年》一书的代序中的一部分)


请根据材料一提炼出一个有关于“近现代西方经济学说、政策”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2020-05-12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总复习质量调查(一)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斯福新政时期推行的住房政策,是美国克服经济危机、缓解社会矛盾的一-项重要对策,同时也是美国社会福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住房政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0-05-0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美国123年扣除通胀后的房价历史(1890—2010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摘编自《易居海外房产》等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这一时期的美国房价历史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2020-05-04更新 | 33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4月联考(一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大陆就减少。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朋友或者自己失去家园。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这是英国玄学派大诗人约翰·多恩《丧钟为谁而鸣:生死边缘的沉思录》中最著名的一段话。

在1623年的伦敦大瘟疫中,时任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教长的约翰·多恩罹染重病,凶多吉少。生死攸关的紧急时刻,凭藉纯金般的信仰,恪守“尽心、尽性、尽意爱主”及“爱人如己”的诫命,写下本书。全书共有23章(篇),每一章又分为三个部分,其中,“思考”部分是对由病引发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深思和反省;“自我勉励”是作者与上帝的对话,其中既有娓娓的倾诉、也有约伯式的质问,更有痛彻心扉的忏悔;“祷告”主要是向上帝感恩和祈祷。《沉思录》是一部宗教祈祷文集,该书也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摘编自朱黎航《生命与信仰的叩问——评约翰·多恩的<丧钟为谁而鸣:生死边缘的沉思录>》


从材料中能得到多个历史认识或启示,任选其一,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合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对罗斯福新政的反思。在历史学与经济史学界并不一定是主流,但在社会舆论与经济政策的制定上,影响却日渐增加。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政府的政策令本来应该结束的经济大危机拖延了八年,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按照罗斯福的道路,美国很难走出萧条的低谷。更激烈的批评者甚至觉得罗斯福从根本上就是个崇拜大政府和强权的人,历史记录表明,罗斯福在上任之初并没有明确的经济政策,什么都去试试,如果不行就换个办法重头再来。但其核心思想,就是政府大规模介入经济事务,在经济中起主导而不是辅助的作用。

——编自龚小夏《美国反思罗斯福新政:让大萧条拖更久》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有关罗斯福新政的观点并加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正反观点均可,但需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罗斯福并不比胡佛更懂得宏观经济学的奥妙,更不能未卜先知,他和胡佛一样都信奉“自由经济”,而不像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凯恩斯主义者。罗斯福比胡佛优秀的地方主要在于不是抱着自由主义的教条不放,而是千方百计去减轻灾难,顺时而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做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做好”。

——摘编自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罗斯福新政评价及启示》


(1)根据材料,围绕“罗斯福新政”提出自己的见解。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你所提出的见解进行论证。
2020-03-27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海南省高三3月线上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盘尼西林又称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菌药。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一般的肺炎、肺结核,就能致人死亡,直到盘尼西林的出现。



阅读上述材料,从中提出两个观点,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8 . 美国的崛起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它的名字叫“美利坚合众国”,也被称作“美国”。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大国崛起》解说词第十集:新国新梦


问题:叙述世界近代历史上,美国是如何“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
2020-03-1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9 . 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杜兰特指出:“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之斗争,是财富集中与分散之历史乐章的一部分”,并预言“资本主义的恐惧迫使社会主义放宽自由,而社会主义的恐惧也迫使资本主义增加平等,东方是西方,而西方也是东方。不久,两者就要碰头。”为何如此?他在第三章“生物学与历史”中已经指出了三条教训:生命即是竞争、生命即是选择、生命必须繁衍。“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人类最终必然相向而行。

——摘编自《让历史真正“有意义”》


结合材料与所学现代史的史实,围绕“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说明。(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罗斯福并不比胡佛更懂得宏观经济学的奥妙,更不能未卜先知,他和胡佛一样都信奉“自由经济”,而不像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凯恩斯主义者。罗斯福比胡佛优秀的地方主要在于不是抱着自由主义的教条不放,而是千方百计去减轻灾难,顺时而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做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做好”。

——摘编自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罗斯福新政评价及启示》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