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6月的“农业信贷法令”把信贷业务合并为土地银行、生产信贷、中级信贷和合作信贷等四类,并且大大地扩大了当时的信贷范围。农业调整局把注意力集中于棉花、小麦、玉米的减产。联邦剩余产品公司收买剩余产品,把他们分配给各州救济机关;通过防洪工程划拨大批款项修建各州之间的公路,以及划拨大量资金使农村电气化以大力支持农业的办法。

——摘编自《美国经济史》

材料二   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总产量生荒地的产量其他地区的产量
195382.526.955.6
195485.537.348.3
1955106.847.759.1
1956127.663.364.3
1957105.038.166.9
1958141.258.482.8

——据李明海等《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农业改革及评价》整理

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53—1958年中苏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2021-04-0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有效克服危机尚需时日,这期间美国的农产品价格仍将继续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所以必须着眼在国内寻求一个实际能够减少农民生产过剩的有效方法……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从1932年到1939年,美国小麦、玉米、燕麦等主要农产品的平均价格从每蒲式尔28.5美分增加到52.3美分,棉花价格从每磅6.52美分增加至9.09美分,美国农业的总收入从390亿美元增加至660亿美元。

——王祖奇《亨利·A·华莱士与罗斯福新政农业改革》

材料二   罗斯福政府是公开声明要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但是为了维护它,就要改革它。农业新政就是这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改革是一种农业资本主义结构改革,而非革命性改革。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材料三   


——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材料四   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我国现工业化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不能过多追求速度和数量,而是要走出一条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徐记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减少农民生产过剩”的措施是什么?此措施的目的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改革方面的局限性?
(2)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四,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对比材料三和四,中国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
3 . 【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变化】

材料一   1900-1981年世界贸易与世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


——摘编自姚曾荫《国际贸易概论》

材料二   1930年美国总统胡佛签署了《美国关税法》,增加了应纳税目和提高了关税,招来了贸易伙伴的报复,引发了贸易战,使得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雪上加霜,也加剧了世界经济危机。二战后,美国力推自由主义贸易政策,构建“自我利益的多边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新保护主义抬头,其国际贸易政策在此时期充满摇摆性和矛盾性,即自由主义贸易政策和保护主义贸易政策交替运用。

——摘编自郭百红、顾学华《美国国际贸易政策演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00-1981年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新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并谈谈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促使各同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遍福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

——傅任敢译《全国工业复兴法(节录)》

材料二 著名学者黄安年教授指出:“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内容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颁布该法目的。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和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2021-07-0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育才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年,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生产较1929年减少了37%以上:1929年失业人数为590万人1933年为2600万人;1929-1933年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的工业生产总值分别下降了40.6%32.9%、23.8%、34%、36.7%;资本主义国家进出口贸易由1929年的676亿美元减少到1933年的238亿美元。

——摘编自曹广金《论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苏美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 苏联工业化始于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而结束是在第三个五年计划。苏联工业化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把重工业放在最主要的地位。苏联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生产机器和设各的国家,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产值由1917年的不到3%到1937年的10%,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一跃成为工业强国。

——摘编自梅春才《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教训》

材料三 针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1937年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可以避免资本主义而直接实现社会主义”。

——摘编自秦正为《萌动与选择: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走向》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状况。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强调中国现代化的方向是社会主义的原因。
2021-06-2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6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6月以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发动“改订新约”运动,关税自主是此次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鉴于形势,美国率先与南京国民政府签订了新的《中美关税条约》。随后,意大利、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西班牙、日本等国先后与中国达成新的关税条约。1928127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海关进口税则》,打破了过去均一税则和值百抽五的固定税率,把进口货物分为7类,税率从7.5%—27.5%各不相同。到1936年,平均进口税率达31.2%,最高税率达80%。1927年关税收入为107089330海关金单位,1936年达到310667955海关金单位。政府还在提高进口税率的同时,降低出口税率。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1930617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案》。该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平均将进口税提高到占征税商品值的60%。结果1931年美国纳税进口商品的平均税率,比1914年高出41.5%。法案一经实施即有33个国家提出抗议,7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到1931年底,参加抵制的国家达到25个。法国和意大利提高汽车的关税,印度提高布匹的关税。古巴、墨西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立法机构相应通过新的关税方案。到1931年底,欧洲各国进口税比1929年提高60%—100%。

——摘编自高德步、王任主编《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美关税条约》《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案》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两国应对关税问题的历史启示。
7 . 国家经济政策的背后总是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2年,马萨诸塞州首次为了保护本州内的国内生产者抵制英国进口,提高了州关税率。1784年,纽约州政府规定,进口货物如果由外国船只运至纽约,将被收取比美国船只运送高出一倍的进口税,并且对外国船只征收的吨位税也比美国船只高。1787年宪法规定“一切关税、输入税、货物税应全国统一……对于任何一州输出的货物,不得课税或征收关税”。第一届联邦国会于17897月通过了第一个关税法案,征税商品81种,对部分货物如布匹、烟草、靛蓝、食盐等则征收高达50%的关税。1816年又颁布了新的关税法案,对铁制品征收30%的关税,对棉织品和毛织品征收25%的关税,而且对部分工业原料进口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特别关税。

——据李江《铜墙铁壁保护下的美国崛起之路》、邓峰《论美国关税法的演变》等整理

材料二   罗斯福虽然坚信平衡预算的所谓“健全财政”,但在出现大量失业和饥寒交迫的人群时,他仍然不顾强大政敌的反对,实现大规模的赤字开支。……(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一一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①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运营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②改进和补充。”

——《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

材料三   克林顿政府实行了以新贸易主义为核心的外贸政策一一“战略性贸易政策”。此政策既强调维持开放的贸易体系,又积极帮助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为此,克林顿政府积极推进区域经贸合作及全球经济合作。其目的是为了利用美国的经济优势,通过全球化进程谋求美国经济利益。克林顿时期美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为美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活力。研究者后来把克林顿推行的一系列振兴美国经济的政策称为“克林顿经济学”。


20世纪9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公债统计图(单位:百万美元)

——据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第6卷)》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建国初期主要的内外经济政策,并分析其历史背景。
(2)指出材料二中①、②两处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点“改进和补充”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克林顿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概括其积极影响。
2021-06-1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出现了一场住房危机。面对危机的加深,1928年苏联最高苏维埃出台了《住房建设法案》,明确提及“有必要鼓励私人投资国有住房建设”,激起了私人投资国有住房建设的热情。前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私人投资的住房建设占总数的22.5%。国家除了为民众分配住房外,还提供了房屋租赁,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免费租赁房屋,或者是低房租政策。此外,苏联政府还对原有房屋进行了维修或加固,费用由政府承担,并要求住户至少居住三年时间。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减少人员流动,缓解城市住房紧张局面。但是国家每年制定的住房建设计划,一直都无法按计划完成。

——摘编自沈晓龙《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苏联城市居民住房问题研究》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时期推行的住房政策,是美国克服经济危机、解决社会中相对贫困问题、缓解社会矛盾的一项重要对策,同时也是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住房政策(部分)

时期演变
18701914年古典金本位时期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9151945年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
1945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1973年以后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各国采用了不同的汇率制度。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货币区域化和美元化时期一种新型单一货币联盟出现,具有透明性、节省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优势。欧洲货币联盟即属此类。

——摘编自黄安年《美国政府的住房福利保障政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美、苏两国出现住房危机的背景,并概括两国解决住房问题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两国住房政策实施效果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021-05-0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县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文明的交流与碰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的诸文明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发明,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大,这是使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原因。文明的交流并不是帆风顺的,它时常要遇到各种阻碍、挫折、冲突,这也就是文明发展进程有时不能快捷,反而延缓的重要原因。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二   


——据张芝联等《世界历史地图集》

材料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方国家对非洲殖民扩张的变化,并结合欧洲经济发展说明成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1914年至1945年西欧发展趋势,并运用相关史实对该趋势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语句通顺)
2021-04-2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农业的发展关系着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与稳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512日在《农业调整法》通过时,农业部长华莱士表示,美国自由的个人主义时代已经结束,唯一可以达成长期生产控制的方法,乃是农民们自己组织起来,联合起来进行努力。他还动用政府力量,引导农业生产者与农产品加工者之间签订市场协议,使他们在最低限度价格、供求总量等方面达成协议。后来,在他的活动下又争取通过了《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农业信货法》《农场抵押法》《农作物贷款法》等法律,以加强对农民的政策支持。他还建立农业常平仓制度,即政府储备粮食以调节粮价。从1932年至1939年,美国农业基本恢复起来,农民的处境得到根本性的好转。

——摘编自王丽、张婵等《论罗斯福的农业调整法及农业政策》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农民占全国人口80%的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经过文化大革命,随着人口总数的激增,农民人均分配的口粮和现金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比1957年和1965年还略有减少。197812月,陈云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说:我们不能到处紧张,要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来。农民有了粮食,棉花、副食品、油、糖和其他经济作物就都好解决了.摆稳这一头,就是摆稳了大多数,七亿多人口稳定了,天下就大定了。”1979618日第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议休息时,万里找陈云说:安徽一些农村搞起了包产到户,怎么办?陈云回答:我双手赞成。之后,万里又同邓小平淡。邓小平说:不要争论,你就这么干下去就完了,就实事求是干下去。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部长华莱士的农业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农业政策调整的意义。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