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1929年起,苏联设立外国咨询中央局,专门负责外国技术力量的引进和利用,与外国签订了70多项技术援助和咨询协议,并派大批专家和技术人员赴美进修,招聘大量外国专家和技术工人。这些做法
A.扩充了新经济政策的范围B.旨在扩大苏联的国际影响力
C.促进了工业化战略的实施D.突破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2 . 从1931年起,苏联开始对集体农庄下达生产计划指标,包括播种面积、作物结构、播种与收获时间、总产量与单位面积产量等,最后发展到连农作物的行距有多大,庄员家庭饲养的牛羊头数都由上级统一规定。这可用来说明,当时苏联
A.集约化经营推动了农业发展B.片面追求所有制变革的速度
C.农业集体化大力配合工业化D.经济体制存在着僵化的弊端
3 . 1931年,斯大林说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按照计划建成了1500多个大企业,工业产值相当于1913年工业产值的234.5%,其中机器制造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3倍,农业机器增加了4.5倍。由此可见,当时的苏联
A.新经济政策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B.扭转了轻重工业发展失调局面
C.五年计划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D.以指导性计划促进民生的改善
4 .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大……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竞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的意图是
A.肯定农业、农民在工业化进程的牺牲
B.揭示苏联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弊端
C.指出斯大林模式在工业化方而的贡献
D.强调苏联小农经济占主导的事实
2021-09-0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材料二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推进现代化。

——摘自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美苏)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较四   冷战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不要企图将本国的制度强加于人,也不要输出革命。应尊重别国人民的选择,尊重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以任何理由、任何借口、搞任何形式的扩张主义,任何国家都不应该凭自身的经济军事优势搞霸权主义。

——摘自白建才《试论冷战的后果与教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冲击”“围攻”所对应的经济政策?分别指出这两种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60、70年代对两极格局构成挑战的力量中心有哪些?
(4)根据材料四,分析冷战带来的深刻教训。
2021-09-0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从1917~1982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64倍,其中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589倍,消费品生产增长91倍。这说明,苏联
A.农业经济发展长期滞后B.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偏慢
C.计划经济取得巨大成功D.国营企业长期效率低下
2021-08-26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反映1913年俄国、1920年苏俄、1925年苏联的农业和工业生产情况

项目191319201925
农业总产值(%)10067112
种植业(%)10064107
畜牧业(%)10072121
粮食(万吨)765045197247
牛(万头)606052506210
猪(万头)209017502180
工业总产值(%)102.514.1077.39

材料二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坦率地讲,我们过去搞社会主义是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问题。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


(1)材料一中1920年与1913年相比,工农业生产情况变化的原因有哪些?1925年工农业总产值与1920年相比,发生变化的主要政策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有何特点?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在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哪些改革?
2021-08-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表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它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是
时间拖拉机数量(万台)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
1928年2.71.7
1932年14.861.5
1937年56.193.0
A.优先发展重工业B.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
C.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D.农业集体化滞后制约工业化发展
2021-07-08更新 | 8558次组卷 | 7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1925年,斯大林在分析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资金积累的方式后指出,苏联要走的道路与之不同。苏联采取的是
A.依靠自己内部力量积累B.平等前提下向外国借款
C.加强对从属殖民地掠夺D.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