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玖)》整理报告共刊布竹简124支,其中《治政之道》强调的各守其职、选贤任能、躬行爱民、和睦四邻、不夺农时、忧患意识等,属于这一时期公共性的治国经验。由此可知,《治政之道》(     
A.旨在平息社会纷争B.倡导重农抑商政策
C.杂糅百家思想精华D.成为后世治国范本
2023-05-01更新 | 546次组卷 | 8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元朝时,宰相向皇帝上奏说:“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俺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这表明元朝(       
A.文人士子放弃了诗词创作B.理学受到官方推崇
C.废除隋唐以来的科举取士D.实行民族平等政策
2023-02-20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新课程质监)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唐宋两朝节妇烈女对照表,这一变化反映了(     
朝代统治年限节妇数烈女数节烈合计倍数
隋唐3263229611
两宋3191521222744.49

A.理学思想影响社会生活B.妇女道德素养提升
C.政府政策决定婚姻观念D.节妇烈女数量增多
2023-02-02更新 | 17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4 . 元光元年,武帝召各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策问。董仲舒在对策中指出:现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无所适,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其旨在(     
A.推明孔氏维护一统B.加强选官维护统治
C.吸收佛道创立新学D.掀起儒学复兴运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时期)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D.出现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6 . 以李贽、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学者为代表的一批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家,在批判和否定宋明理学家纯粹道义论幸福观的同时,还重构了幸福的内涵。他们把人的幸福还原为平等的个体诉求,倡导重欲、尚利、责私的价值取向,不再把幸福的维度局限于封建道德的枷锁之内,这表明明清早期启蒙思想(     
A.丰富并发展了传统儒家思想B.凸显了经世致用的治学之风
C.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D.与西方启蒙思想的核心相吻合
7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A.春秋争霸B.变法运动C.百家争鸣D.战国兼并
8 . 先秦儒家主张“爱由亲始”,而董仲舒着重推崇“远之而大”,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董仲舒的这些思想(     
A.摆脱了传统“家国同构”观念束缚B.旨在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
C.适应了汉朝“大一统”的时代需求D.使得儒学形成严密的思想体系
9 .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提出以“众治”取代“独治”,王夫之要求“不以天下私一人”,黄宗羲也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表明明清之际的思想家(       
A.反对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B.受到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C.要求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D.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某同学为诸子百家中某一人物写颁奖词如下:“倡导法、术、势结合,开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先河;你与时俱进、思想超前,实乃诸子百家中一颗务实而璀璨的新星。”据此可知,该同学称道的历史人物是
A.荀子B.孟子C.韩非子D.庄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