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1 . 明代以前的英雄豪杰观带有显著的“圣人”性质,甚至可以“不近人情”。明代却趋于理性化,不止认同英雄有情,“儿女情,英雄气,并行不悖”,且推项羽为英雄第一、以曹操和勾践为英雄。这一变化(     
A.与心学思潮息息相关B.说明民本思想成为主流
C.和孔孟学说理念不符D.反映圣人崇拜有所弱化
2023-12-02更新 | 1571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2 . 有同学这样形容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这些思想分别是指哪家学派(     
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B.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C.墨家、儒家、法家、道家D.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2023-08-01更新 | 1760次组卷 | 132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2022-2023学年高一(升学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强调:“吾以为非废金银不可。废金银,其利有七:粟帛之属,小民力能自致,则家易足...不藏金银,无甚贫甚富之家....”由此可见,黄宗羲的思想(       )
A.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B.适应了新型生产方式的发展
C.未能突破传统农耕思想范畴D.推动了明末清初的社会变革
2023-07-02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北宋时,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南宋末年,文天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279年,崖山之战,大臣陆秀夫宁死不降蒙古铁骑,携小皇帝蹈海而逝。这些言行体现了(     
A.儒学积极入世的价值观B.宋代社会危机激发忧国之思
C.封建君臣观念根深蒂固D.主流思想塑造了士大夫精神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为不同时期的学者对相关历史现象的描述:
(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五代之乱,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而天理几乎灭矣。”
赵世瑜《文化发展历程》社会的动荡不安造成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渴求,道教、佛教相继兴盛发展。
孙学功《(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商人唯利是图,社会上出现道德下滑的现象。……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奢侈享受的欲望不断膨胀。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社会环境深刻影响经济发展B.程朱理学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C.君主专制加强的历史必要性D.伦理纲常在五代时渐趋崩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以周公旦为代表的西周奴隶主贵族,总结并吸取了夏商两代灭亡的教训,提出了"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认为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德"的要求主要包括敬天、敬宗、保民三个基本方面。这表明当时已经出现(     
A.君权至上的专制思想B.敬天保民的民本思想
C.为政以德的儒家思想D.相信神灵的天命观念
7 . 明代王守仁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他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良知人人具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良知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实践,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其意在(     
A.强调自我的主观能动性B.提倡平等和叛逆的精神
C.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D.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春秋战国时期,尽管儒家继续推崇周代“天命,观下的纵向合作秩序,主张恢复等级有序的礼乐制度,但是儒家的等级秩序已经直接指向现实中的君臣关系,而并不完全固守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与等级制。这表明,当时的儒家思想(     
A.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体制B.否定了血缘伦理的纽带作用
C.受到了社会转型的深刻影响D.确立了垂直管理的政治秩序
9 . 唐代服饰宽衣大袖、色彩鲜艳,多用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个性;宋代服饰修长、纤细、淡雅朴素,向着“禁欲”的方向发展。宋代服饰变化的原因是(     
A.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B.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淡雅之风
C.社会成员身份逐渐趋于平等D.儒家思想的变化影响了审美观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