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东汉灵帝嘉平四年,朝廷下令,把经过官方审定的经书,刊刻在石碑上,立于洛阳开阳门外的太学内讲堂前。据此判断合理的是(     
A.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B.私学的发展
C.学习儒学有了标准范本D.造纸术尚未改进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铸刑书”,将法律条文公布于众,让用刑有依据和准则。晋国贵族叔向指责他“弃礼从法”。二十年后,晋国也铸刑鼎公布了成文法。这反映了(     
A.法家思想成为主流B.土地制度的逐渐改变
C.兼并战争日益剧烈D.社会转型的时代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某学者认为,秦始皇与汉武帝有类似之处,都是儒家和法家的结合。秦始皇崇尚“严刑峻法”,但也利用儒家理念辅治;汉武帝以孔子为宗师,却用管子、商鞅的法家思想佐治。该学者认为,两者的做法(     
A.挑起了礼治与法治的争论B.形似而实质矛盾
C.都推动了律令儒家化进程D.具有内在一致性
2023-02-24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汉武帝时设置太学,教授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到西汉末期,太学拥有超过三万名学生,就读太学成为当时一条走上仕途的主要途径。这反映了汉代(     
A.儒学的地位上升B.重视学术研究
C.统治者以文治国D.注重官员选拔
2023-02-1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关于“德治”,孔子强调为政以德,孟子主张用“仁政”代替“德治”。荀子则在继承孔孟德治思想基础上提出德法并用、以德为主。上述主张(     
A.反映出时代的变革B.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C.赢得了统治者支持D.促进中央集权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战国时期,有一思想流派直刺儒家主张的“亲亲尊尊”与贵族政治,反对厚葬靡财的传统。据此可以判断,这一思想流派主张(     
A.不殊贵贱,一断于法B.逍遥自由,节用节葬
C.爱无等差,选贤任能D.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提出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工商皆本”等激进思想,这些思想产生的根源是(     
A.君主专制到达顶峰B.程朱理学走向僵化
C.商品经济发展繁荣D.激进思想符合潮流
2023-01-11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0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一书中说:“宰相既罢,天子更无与为礼者矣。”他的批评对象是(       
A.宋太祖B.儒家思想C.明太祖D.法家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