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18世纪,法国学者狄德罗主编了《百科全书》,编纂者既有狄德罗、卢梭这样的出身平民者,也有霍尔巴赫男爵、孟德斯鸠男爵、法兰西科学院院士伏尔泰。法国大革命以前,《百科全书》共出版了6个版本,印刷了大约2.4万套,美国富兰克林、宪法之父麦迪逊、“门罗主义”创始人门罗都购买了《百科全书》。这表明当时(       
A.启蒙思想契合了时代潮流B.专制统治成为众矢之的
C.全民教育提高了民众觉悟D.启蒙运动内涵发生变化
2 . 1423年,意大利教育家维多里诺创办了一所宫廷学校,称“快乐之家”。维多里诺强调发展儿童的个性,在他的学校里,学生们通过团体游戏激发责任感;在音乐、舞蹈和唱赞美诗等活动中,发展学生主动积极活泼的天性。据此可知,维多里诺的教育(     
A.旨在助推社会阶层的流动B.摆脱了神学思想束缚
C.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D.成为培养贵族的阵地
3 . 沙龙在17世纪传入法国时由贵妇组织,主要讨论古典文学和贵族法语;18世纪中后期,沙龙发展为公共舆论、信息交流、思想交锋的中心。这一变化(     
A.说明法国女性社会地位提升B.表明法国社会思想言论自由
C.促使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勃兴D.推动了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
4 . 马丁·路德在《致德国市长和市政府官员书》中提出,要求全国男女儿意无论贫富一律入学受教,呼吁各邦诸侯及市政管理者大力兴办学校,承担教育组织者的职责。学校要关注世俗事务,培养“长于治国的男子和善于理家的女子”。马丁·路德该主张旨在(     
A.改革教育内容倡导男女平等B.批判等级制度提升民众素养
C.通过教育改革促进思想解放D.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民族国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路德认为属灵阶级和属世阶级,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基督徒都是属灵阶级,是真正的神父、主教和教皇。所谓差别,只不过是职务和工作上的差别。教士是信众的代理人,本身没有任何特权,一切信徒都有充当教士的权利。路德此番言论的主要意图是(     
A.肯定因行称义的价值B.彰显世俗王权的地位
C.确保等级秩序的稳定D.倡导个人信仰的自由
2023-06-25更新 | 715次组卷 | 1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内容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各人文主义群体的主要构成情况。该现象根源(     
城邦贵族一些宫廷贵族、公国大公,如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洛伦佐等人
新兴资产阶级薄伽丘、达·芬奇、马洛、莎士比亚等
宗教僧侣包括一些教皇、高级教士和神学家等,如教皇庇护二世、朱利鸟斯二世
A.人文主义与神学思想相平调和B.文艺复兴具有复杂性矛盾性
C.资本主义发展尚处于萌芽时期D.人文主义思潮已经走向衰落
7 . 出生于荷兰鹿特丹的伊拉斯谟(1466-1536)是富有影响的人文主义者。他虽精通希腊、拉丁古籍,但不单单是一位古典学者,他的目的是借用古典著作去发掘圣经原文的本义以及基督教的原始教义。这从侧面反映了文艺复兴(     
A.旨在解释基督教义B.在欧洲的影响十分广泛
C.具有时代的局限性D.推动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欧洲“绘画之父”乔托的画作虽然大多以宗教为题材,但克服了中世纪生硬呆板的画风,注重对人物个性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达·芬奇则将科学法则融入绘画要素,使现实主义绘画技巧臻于完善,人物的心理和性格被刻画得细微传神。这体现出(     
A.世俗文化取代了宗教文化B.科学助推人文内涵深层发掘
C.经济发展为思想解放奠基D.绘画题材技法发生根本变革
9 . 在中世纪,用方言翻译《圣经》逐渐被罗马教廷视为异端运动。1516年,伊拉斯谟宣扬:“我希望每一位妇女都能阅读福音和圣保罗的使徒书。但愿能把他们翻译成每一种语言——不仅被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理解,而且被土耳其人和撒拉逊人理解。”此举(     
A.反映出罗马教廷的开明B.植根于民族平等的传统
C.洋溢着人文主义的光芒D.掀起了宗教改革的浪潮
2023-05-03更新 | 27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在16世纪后期,西欧部分地区的家庭几乎取代教堂成为宗教崇拜的中心。父亲权充牧师,带领全家人做每日的祈祷,阅读圣经、诵读诗歌,母亲则教小孩子教义问答。这体现了新教(       
A.“廉俭教会”的诉求B.“信徒皆祭司”的理念
C.“信仰自由”的主张D.“教随国定”的原则
2023-02-16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