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启蒙运动时期,德国的一些新大学成为新思想发展和传播的中心,社会热点问题纳入大学课堂讨论,增强了大学课程的实用性;大学课程中法学、自然科学、医学等成为最受欢迎的科目。这表明(     
A.启蒙运动促进近代科学的普及B.德国政府重视高等教育发展
C.启蒙思想提升了德国国民素质D.思想解放推动高等教育变革
2 . 18世纪后期,为掀起一场人类精神上的革命,狄德罗等人开始编写《百科全书》。编写期间,狄德罗等人曾多次深入社会实践,如到工厂、车间考察。该书包括众多条目,如“冶金术、机械艺术、立法者、天然平等、自然权利、理性、学校、圣饼(宗教仪式的浪费)”等。《百科全书》的问世
①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②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③受到了工业革命的影响④有利于将启蒙运动推向高潮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5世纪中期,一批学者从意大利留学回来后应邀到德国大学任教。这批学者与经院主义学者不同,他们反对经院主义教育,主张学习修辞、文体、诗学,倾心于诗歌和书信艺术。到16世纪,他们培养出了一批像马丁·路德这样的修辞学教授。这说明当时(       
A.近代教育开始兴起B.民众人文知识普及C.人文主义影响扩大D.民族国家意识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柏拉图评价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我们做一双鞋子还要找一个手艺好的人,生了病还要请一位良医,而治理国家这样一件大事竟交给随便什么人,这岂不是荒唐?"材料意在
A.主张实施精英治国B.要求建立君主政体
C.强调独立理性思考D.提倡"美德即知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599年,莎士比亚取材古罗马历史著作《名人传》,创作了历史剧《凯撒》。剧中杀死凯撒的卡西乌斯和布鲁斯特落得最终失败的下场,引发了时人对弑君正当性的思考。这一现象反映了
A.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B.启蒙运动的平等观念
C.人文精神的深入发展D.古罗马的自然法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15世纪,意大利兴办了一种寄宿学校,学校的学生以贵族子弟为主,也招收并资助有才华的贫苦学生,男女同校。教学内容包括拉丁文、希腊文、教会法规、数学、几何、历史、音乐、体操、舞蹈、游泳等。这表明意大利
A.建立了近代化教育制度B.科技革命与社会进步相互影响
C.教育摆脱了宗教的束缚D.思想解放与教育变革相互促进
2021-09-27更新 | 4874次组卷 | 33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作为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强调个人可以通过虔诚的信仰直接面对上帝,以恢复人的尊严和自主性;加尔文则主张上帝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所在,人类生存的意义在于为上帝的荣耀和权威服务,“上帝不是为了人存在,而人却是为了上帝而存在”。据此可知,他们
A.对宗教和信仰的看法存在根本分歧B.颠覆了对人与上帝关系的传统观念
C.促进宗教改革运动范围进一步扩大D.否定了天主教会和圣礼存在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英国的启蒙思想家认为理性没有本领创造出完全合乎理性的未来,也没有能力构建文明社会。法国的启蒙思想则强调唯理主义,把“理性”提高到相当于“上帝”的地步。与英国相比,法国启蒙思想
A.举起了反封建专制制度的大旗
B.建立在经验事实的理论基础上
C.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D.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的地位
9 . 有学者认为,15—16世纪的西方既不像17世纪那样是一个充满了怀疑态度和经验气质的时代,也不像18世纪那样是一个富有批判意识和理性精神的时代,而仍然像中世纪一样是一个崇拜权威的时代,只不过把崇拜的对象从中世纪推向古代罢了。据此可知
A.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性的觉醒B.当时英国科学成就辉煌
C.意大利文化呈现深沉的理性精神D.西欧基督教的权威确立
10 . 有学者认为,古希腊知识分子上天入地寻求事物的终极真理,这种彻底求真的精神孕育了希腊哲学、文学以及自然科学。这种精神让希腊人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了死亡。希腊人把死亡看成一场美丽的梦幻,死亡对他们来说不是可怕又可悲的,所以他们像个孩子一样无忧无虑的生活。这表明
A.理性追求是希腊文化的重要精神
B.人文主义,上升为社会思想主流
C.反对天主教会压迫成为社会共识
D.封建王权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