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1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都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

——摘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18世纪以来,启蒙思想引发人们对失去人心的政府,或对专横的文化意识形态,或对等级社会制度的反对。

——摘自学科网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汲取中国文化的哪些方面?这对他们的什么政治主张产生了影响?
(2)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史实,参照范例,论证材料二的某个观点。
范例:观点:启蒙思想引发人们反对失去人心的政府。
论据:在18世纪中叶的北美大陆,以杰弗逊等为代表的北美独立战争领导人,借鉴启蒙思想家们的“天赋人权”等思想,发表了《独立宣言》,以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
2020-03-2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现代化的世界进程是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飞跃,最早发端于英国和西欧地区,并向欧洲、北美、亚洲逐次扩展。


问题:
(1)列举16世纪后西欧现代化启动的历史条件。
(2)请以英国为例,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说明西方近代化的进程。
2020-03-1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卢湾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坦率地指出:“当伏尔泰还在为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这一表述倾向于:
A.赞赏伏尔泰提倡的开明君主制B.赞赏卢梭提倡的人民主权
C.赞赏伏尔泰的坚持不懈D.赞赏卢梭对西方文明的批判
2020-03-1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闸北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
4 . 思想解放——社会变革的先声
从14世纪到19世纪,欧洲先后出现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声。
(1)结合所学,完成下列内容。(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

A.工业社会B.理性主义C.但丁D.马克思E.人文主义
(2)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将下列事件填入对应的空格内(填字母)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戊戌变法
D.《临时约法》的颁布E.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
①文艺复兴:________________
②启蒙运动:________________
③社会主义思潮:_______________
2020-03-04更新 | 22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回答问题。

(1)按照上述图片所出现的历史进程将上述图像排序,并据上述图片的提示概述这些图片所反映的美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在逻辑关系。
(2)图片所反映的美法两国政体分别是什么?其本质是否相同?说明理由。
(3)以上4幅图像作为“可视的历史”在研究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2020-02-1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能力诊断历史试题
6 . 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应该是
A.亨利八世B.奥托一世C.英诺森八世D.马丁·路德
7 . 17世纪中期以来,英国流传着一句民间谚语:“我的破茅屋是我的城堡。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以下人物的思想最能体现这一民谚精髓的是
A.霍布斯B.培根C.洛克D.伏尔泰
2020-01-1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三1月一模历史试题
8 . 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一主张的理论依据是(  )
A.三权分立说B.人民主权说C.社会契约论D.天赋人权说
2020-01-07更新 | 111次组卷 | 67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卷
9 . (一)启蒙思想家眼里的中国

材料一: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但是我不晓得,一个国家只有使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还能有什么荣誉可说呢。……加之,我们的商人从没有告诉我们教士们所谈的这种品德;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商人们所说的关于那里的官吏们的掠夺行为。……在那个地方的一切历史里,是连一段表现自由精神的记录都不可能找到的。那里,除了极端的奴役而外,我们将永远看不见任何其他东西。……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孟德斯鸠(1689年-1755)《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生命财产的绝对主宰,他一人的旨意便是法律。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他(中国皇帝)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皇帝的御旨几乎从来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伏尔泰相信中国儒家士大夫的文化精神可以作为欧洲社会伦理和政治的榜样。……通过伏尔泰和其他启蒙思想家的努力,中国的道德和政治取代语言和历史,开始对欧洲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伏尔泰


(1)对中国的描绘主要以中国什么历史时期为依据?说明判断的理由。
(2)概括孟德斯鸠和伏尔泰分别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
(3)你如何看待孟德斯鸠和伏尔泰对中国政治的解读?
2019-12-2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南洋模范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687年某著作在巴黎出版,在欧洲激起了巨大反响。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当时就高度评价到“中国的哲学之王……这位哲学家超越了我们所指导的几乎全部希腊哲学家的时代,他总是有着熠熠闪光的思想和格言。”该著作是
A.《马可·波罗行记》B.《坤舆万国全图》
C.《中国哲学家孔子》D.《海国图志》
2019-12-2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南洋模范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