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苏格拉底的伟大就在于:他没有触犯任何法律,也知道对他的审判是不合理的,但他仍然愿意去遵守法律,去服从通过合法程序所作出的判决。该学者意在说明(     
A.直接民主导致公共权力的滥用B.程序公正蕴含正义价值的考量
C.苏格拉底追求理性自由的精神D.雅典公民遵守法律程序的意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4世纪起,文艺复兴最先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各城市得到发展。当时,新兴的市民阶级,为维护和发展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需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天主教会的神学独断。一度湮没千年的希腊罗马文化的大规模发掘、整理和研究,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抨击教会,无情嘲讽僧侣;另一方面始终坚信“上帝至上”的思想,怀着深厚的宗教情结,与教会进行了广泛的合作。

——摘编自冯英《理性与信仰的交织一一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宗教思想》

材料二:中国近代启蒙思想蕴育于维新运动期间,形成于20世纪初辛亥革命前夕,发展于新文化运动时期。严复1898年发表译作《天演论》,涵盖了西方近代民主、自由理念,批评封建专制君主对民众才智的压制,并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梁启超认为国家的强弱系于国民素质的高低,严复与梁启超总体上强调国家自由高于个人自由。邹容、章太炎等以革命为号召,主张推翻旧制度,清除旧势力,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陈独秀于19159月创办《青年杂志》,发出“个人解放”的呼声。五四运动之后,李大钊等革命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与苏俄革命思想,进行革命启蒙,塑造革命“新人”。

——摘编自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启蒙思想的特点。
3 . 十六世纪,当天文学研究表明《圣经》中记载的月亮比土星大的说法是错误的时候,加尔文对此解释到:“摩西是用一种通俗的笔调来写作《圣经》的,他所描述的是一切具有常识的普通老百姓所能理解的东西,而天文学家所探索的,只能为具有颖悟力的人类智者所理解,‘展示的是对上帝美妙智慧’认识的更进一步。”据此可知,加尔文(     
A.倡导继承古代先贤的哲学精神B.强调《圣经》拥有绝对的权威
C.巧妙地将理性与信仰统一起来D.否定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马克思认为: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以下启蒙思想家们关于“新制度”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B.伏尔泰主张民主共和制
C.卢梭反对激进的暴力革命D.康德主张按社会契约建立国家
5 . 如表中,①到②的变化说明了(     
项目婚礼方式内容
①中世纪《婚姻法》用宗教仪式,需教会主持没有证人,无需家长或封建主同意,甚至不公开举行婚礼即可形成婚姻。
②新教的《婚姻法》可用世俗仪式需要家长同意并到政府去登记,必须举行公开的家长参加的婚礼,并且一定要有证婚人。

A.世俗权力日益高于教会权力B.婚姻习俗彻底摆脱宗教影响
C.社会进步推动婚姻自由平等化D.人文主义发展使宗教仪式简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规定:“告解圣事的中心是悔改,而不是向神父认罪;肉身的苦修和 禁欲,若无内心的忏悔便毫无用处;积累功德赎罪也无益,只有基督的功德才能有助于赦 罪。”上述规定(     
A.否定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B.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诉求
C.强化了天主教教会的权威D.缓和了各个教派间的矛盾
7 . 15世纪西欧精英意识萌发,产生了新的“成功”标准:在任何领域,不论是学术、思想、艺术,还是政治、军事、商业,只要善于审时度势、勇于创造进取,就能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的人就堪称伟大,值得崇拜。这反映了(     
A.功利主义已成为主流价值观B.精英教育的盛行
C.经济发展导致个人主义盛行D.人文主义的兴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世纪末,不管是富裕农民还是教士、贵族,都开始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他们主动要求进入大学、文法学校等机构接受教育。英国的教育在教会人员的保护和垄断下得到保存与延续,并且教会和修道院中收藏着大量完好无损的古典文献。15世纪末,金属活字印刷术传入英国,大量古典文献得以传播。乔叟游学过意大利,把意大利的十四行诗带到英国,其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被认为是英国第一部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作品。

——摘编自杨东《浅析1417世纪英国文艺复兴》

材料二   文艺复兴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完成了从以神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转变,在于人促进了的觉醒,在于帮助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然而,文艺复兴也不免有一些缺陷。这个时期的艺术家、文人和学者们乐于接受教皇及教会的保护,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大多数人文主义者把在古代受到维护的迷信落后的东西保留下来,如魔法、巫术和占星术等。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与发展的文化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艺复兴运动的意义和缺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黄宗羲说:“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卢梭说:“人民作为整体来说就是主权者,而每个人就是属名。”这反映出两人的共同主张是(     )
A.推行民主制度B.实行“开明专制”
C.主权属于人民D.反对君主专制
2023-02-11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老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认为“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恢复了信仰的权威。”据此可知,学者意在强调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A.确立教会从属于国家的思想B.仍坚持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C.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D.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