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15世纪以后,人文主义者倡导的个人主义“深深地镶嵌于西方人的心灵中,并且由艺术家通过刻画个性,探索者通过探测地图上未标明的海洋,征服者通过努力开拓殖民地和商业资本家通过积累大量财富等形式来体现”。这表明人文主义
A.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性质B.开阔了欧洲人的思维方式
C.得到各阶层的普遍参与D.未能摆脱宗教思想的束缚
2 . 14世纪,意大利画家乔托的画作由于注重写实而别开生面,其《圣母像》不仅表现了真实的女性形象,也塑造了一位坚强、朴实、庄重的带有农家妇女气质的女性。这表明
A.宗教改革推动艺术发展B.庄园经济催生新艺术题材
C.人文主义影响创作风格D.人们摆脱宗教神权的束缚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物著作评价
柏拉图《理想国》提出精英治国及分权等原则,洛克、孟德斯鸠等课受柏拉图图国家学说的影响。
杰斐逊《独立宣言》马克思称它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人权宣言”。
亚当.斯密《国富论》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代表作,亚当·斯密被称为“现代经济学学之父"。
但丁《神曲》闪烁着人文主义光芒的史诗。
马克思《资本论》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著作。
爱因斯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这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说从此开始。
汤因比《历史研究》他的思路为了座大的后,且成各平理,委实以及同代中信大持人的直觉,把历史支撑了起来。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该书出版以来,两方世界出现了盛权一时的“凯恩斯主义”,其影响遍及西方经济理论、经济政策和各种思想的形成。

——摘编自邓弱生《影响人类的100本书》

根据材料所列书单,对任意一本韦籍的书评,提出你的看法(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听。)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圣母的形象端庄而朴实。达·芬奇的《圣母、圣婴与圣安妮》,圣母更像一位村妇,也是赤脚。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哀悼基督》,作品中的圣母形象,典雅而沉静,俯视着死去儿子的身体,表现出无奈与痛苦。这些作品
A.鼓励民众崇尚朴素生活B.宣扬人类是万物的主宰
C.以宗教题材否定基督教D.提倡回归人的自然属性
2021-09-06更新 | 533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泰勒斯的学生毕达哥拉斯创立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抽象的数是万物的本质,数构成了现实的每一部分,有些数字甚至和神一样神圣,毕达哥拉斯本人也被追随者们当成神来崇拜。这反映了古希腊
A.人文精神开始觉醒B.科学探索取代宗教迷信
C.重视人的社会价值D.人的自主意识有所萌发
6 . 宗教改革时期,很多改革者一方面将神学纳入寻求知识的学术范围:另一方面他们又提出,人可以基于理性,观察自然,这说明,宗教改革
A.使理性主义成为了主流思想B.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制度
C.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D.否认宗教存在的合理性
7 . 表3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对于“中国人和中国文明”的认识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表3
时期与人物认识
16世纪初,葡萄牙学者佩雷斯根据早期西方航海家和商人的记载,完成了《东方概要》书稿。中国人是白人,不留胡子,眼睛细小,稀疏的头发很长。他们右手拿两根筷子,左手把碗拿到嘴边,用筷子往嘴里送饭。中国人是基督徒,什么食物都吃。
17世纪末到中国的欧洲耶稣会传教士李明出版了《中国近事报道》书信集。中国人差不多是白色的,南方有些人是黑的,眼睛狭长、扁鼻、少须。“在欧洲以外的其他国家中,只有他们和西方一致,他们发明了纸、印刷、火药、精瓷及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应当被视为优于其他民族”。
18世纪末来华英国人巴龙的《中国游记》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做了描述。中国人高颧骨、尖下巴、剃掉部分头发,头颅像个圆锥体,是大自然的“畸人种”。肤色属于“褐色”。语言原始面难懂。中国文明是低等文明,中国人是低等民族。

——摘编自张先清《16-18世纪欧洲社会关于“中国人”的种族话语》

任选一个时期,谈谈你对欧洲人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明”认识的理解。(要求:认识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8 . 15世纪意大利哲学家费其诺在一次同天主教会辩论时说:“在宇宙层级体系中,人虽然处于物质的较低层次,却是认识创造的中心,人可以通过沉思默想,提升自我,最终拥有与上帝沟通的能力”。这一主张
A.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B.标志着西方人文精神起源
C.沉重打击了教会权威D.使人实现灵魂的自我救赎
9 . 根据史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建构知识是常用的历史学习方法。照此方法,图中两处空白应填
A.东印度公司、重商主义B.庄园经济、文艺复兴.
C.工场手工业、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自由主义
2021-07-08更新 | 419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因为鼓励人们阅读《圣经》,就是鼓励人们学习和阅读。在瑞典,路德教会把识字当作入会的条件。学习文化成为信徒必须具有的条件……”据此可以推断,宗教改革
A.肯定了教会在信仰中的作用B.催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
C.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D.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
2021-07-06更新 | 284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