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印记,更是一个城市的精髓和灵魂。古代希腊、罗马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上留下诸多人文主义色彩,下列选项中无法体现的是
A.伊瑞克提翁神庙柱廊中六尊体态轻盈、落落大方的大理石女像
B.帕特农神庙于内殿外墙上雕刻雅典公民敬奉雅典娜女神的场面
C.乌菲齐博物馆摆放美第奇家族收藏的古典雕像、徽章和绘画等
D.圣彼得大教堂呈十字形的长方形平面设计及广场中心的方尖碑
2021-11-04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佛罗伦萨意为“鲜花之城”,其中最大、最美的一朵当属“文艺复兴之花”——也是世界上色彩最炫丽、被誉为“世界最美大教堂”的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①为提高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声誉而建②鼓座之上有规模巨大的大圆顶覆盖
③有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壁画《创世纪》④彰显了勤勉和力量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3 . 在追求人文主义的道路上,有的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有的认为“美德即知识”,认为“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的人文主义者是
A.苏格拉底B.西塞罗C.薄伽丘D.康德
2021-11-06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历史学家彼得盖伊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相对来说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下列符合这一中心主题的是
①《维纳斯的诞生》   ②《最后的审判》   ③《自由引导人民》   ④洗礼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0-06-27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调测历史试题
5 . 意大利是欧洲的重要国家,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留下了独特的身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世纪中叶,累死病在意大利蔓延,既给人们带来恐慌,也促使人们反省:不只瘟疫造成死亡,长久以来在宗教缚中麻木生活,活着也形同于死亡。在死神笼草的黑暗中,溥伽丘的短片小说集为人们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

材料二:佛罗伦萨大教堂的新建筑是商业和手工业行会从贵族手中夺取了政权以后,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而建造的,在当时是一直萦绕于市民心中的世纪工程。…布鲁内列斯奇理解同胞们的这种心思,更深知只有在古典建筑艺术上推陈出新,才能建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建筑。为了设计穹顶,他到罗马逗留几年,潜心钻研。回到佛罗伦萨后,布鲁内列斯寺提出了一个完美的设计方案,使穹顶的远造既有大胆创新的科学根据又有和谐共生的艺术之美。……1420年,动工修建,布鲁内列斯奇亲自领导了整个施工过程。布鲁内列斯奇逝世以后他的墓被恭敬地建在主教堂的地下室里。

——据《西欧文明》《西方建筑史》等整理

材料三:1943年7月9日晚,随着一个军事行动开始实施,墨索里尼建立“新罗马帝国”的梦想也随之走向破产。…战后,“罗马梦魇”逐渐消退。1951-1962年,国家工业化以意大利历史任何一个阶段均无法与之比拟的速度发展,其增长率名列欧洲前列。到1962年,意大利人均生产增长率为5.6%,仅低于德国,超过任何西欧国家,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奇迹”。

——摘编自瓦菜里臭卡斯特罗诺沃《意大利经济史:从统一到今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薄伽丘创作的短篇小说集的名称。结合所学,说明薄伽丘的作品是如何“为人们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修建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目的。结合所学,简述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的设计是如何体现“既有大胆创新的科学根据又有和谐共生的艺术之美”的。
(3)根据材料三写出该军事行动的名称。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战后意大利创造经济“发展的奇迹”的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说:“从公元前7世纪到前2世纪,希腊人凭借其积极的商贸活动使地中海水域内的各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成为一个整体。他们还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道德和哲学思考。正如波斯、中国和印度的古典传统塑造了本地区的文化经历一样,希腊人的传统也对地中海区域、欧洲以及亚洲西南部地区带来了深远影响”。下列各项中,与此相吻合的是
①海洋赋予希腊先民广阔的发展空间   ②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成为人文主义源头
③在形而上学理论中寻找真实的存在④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影响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 . 近代人文主义的发展有着明确的意涵,也有着多方面的表现形式和多重的认知视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看来,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从他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   北半球的气候自14世纪开始转寒,在1470~1520年形成一个“冰河期”。1315年到1319年间欧洲暴雨连绵,在高纬度地区开始,饥荒席卷欧洲大陆,导致数千人死亡。然后就是黑死病(鼠疫),从君士坦丁堡、热那亚、马赛漫延开来,竞一下子夺去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丰饶世界”结束了:地中海海岸13世纪形成的繁荣的物价模式和工资形态被颠覆,更多雇工的人身依附被取消了;通晓古拉丁语的牧师和教师大量病亡,倡议用本国语作为严肃写作工具成为潮流。旱灾、洪灾、时疫、饥荒,不断上演,流民、动乱、战争、极权,家常便饭。……一个好端端的人在一夜之间悲惨死去,使阿奎那时代对理性神学信仰很快崩溃了。

——摘编自【美】威廉·H·麦克尼尔<瘟疫与人》、布莱恩·费根《小冰河时代》等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给予“文艺复兴”的含义完整地解释。
(2)根据材料二,按唯物主义原理阐释欧洲人文主义“复兴”的历史背景。除此之外你还能提出哪些视角?
(3)思想的变迁往往体现在建筑文化上。根据材料三,指出图中建筑的名称及其建造者,并简述其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2019-12-09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选考模拟(百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加试题】文艺复兴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曾引发了学术界进行比较研究的热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关于文艺复兴的比较研究,学术界存在以下两种观点:有人认为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继续,是人文主义思想在宗教领域的运用与发展,是人文主义的平民化。它从教会内部破除了封建的旧观念,进一步宣扬了以人为主体的思想。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瓦解了旧思想和旧价值观,促进了个人解放,重估民族遗产以及创造了一种新文化。

——据《欧洲文艺复兴史(宗教卷)》《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等整理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图中建筑物的名称及其作者,并简述作者的设计理念。
(2)对于文艺复兴的比较研究,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观点?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谈谈自己的认识。(只列观点,不加以阐述不得分)
2018-11-0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届高三选考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启蒙运动时期,自然科学的鼓舞使得哲学家们试图将科学的方法推广到人类知识的一切领域,他们相信无论自然、社会还是个人都服从于统一的因果律。对这种看法提出质疑的学者有
A.莎士比亚B.伏尔泰
C.孟德斯鸠D.卢梭
2017·浙江·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对近世文明影响最大最深的四个古老民族——中国、印度、以色列、希腊都在差不多同时猛抬头,迈开了大步”。这一时期东西方先哲的下列主张中,与中庸思想不具有相似之处的是
A.孔子:“过犹不及”“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B.亚里士多德:“凡行为共有三种倾向,其中两种是恶,即过度和不及”
C.印度的释迦牟尼:“避免两种极端,即理性自觉”
D.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